(三)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促进内贸外贸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实施“跨境惠民促消费”行动,引导企业扩大跨境电商业务,打造3处保税商品体验中心。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新培育1—2家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举办第六届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年会、第三届韩国进口商品博览会、第十五届国际渔具博览会、第五届国际户外休闲运动产业博览会,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聚焦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展招商,盯紧工业项目、高科技项目、投资体量大的项目、央企和省属企业项目、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等“五类项目”,充分用好现有企业、资本、专业化机构、政府部门“四类力量”,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效。坚持线上线下招商融合发力,积极走出去开展境外招商,举办高质量招商推介活动10场以上。用好基金招商、科研院所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新模式新手段,高效对接储备新项目,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
加快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深化“四港联动”,完善中韩整车运输物流模式,加密海上货运航线和日韩空中货运航线,争取威海至东京海上快线项目落地。推动多式联运中心建设,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冷链集配中心等节点网络。谋划发展以保税油供应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海事服务产业,探索建设海上综合服务区,拓展“黄金水道”服务保障能力。
多措并举活跃消费市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满足个性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推动县域商业设施更新改造,新建改造4处县级配送中心,新增10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消费便利化水平。深入开展“自在威海·放心消费”活动,加大“威海预付保”推广应用力度,提升“放心消费在威海”品牌形象。激活大宗消费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举办沙滩音乐季、零点夜市等系列夜经济活动,丰富新型消费业态场景。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品,打造有影响力的电商供应链基地、电商直播基地,网络零售额增长8%。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体育、文化、康养、会展等各类元素与旅游跨界融合,带动“旅游+”多业态协同发展。提升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服务体验,加快帆船游艇产业发展,探索开发多元化海上旅游产品,实现海上休闲与陆上自驾有机结合。完善“爱在威海”四季文旅品牌产品体系,加强旅游全要素资源整合,打造覆盖全域、全时、全龄的旅游目的地生态圈,切实提高游客参与感和满意度。
(四)聚焦放大生态优势,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严控“两高”项目,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建成绿色工厂10家。在轮胎等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争创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探索发展蓝碳产业,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推进荣成市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推动华能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正式商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6%。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清华大学(荣成)先进核能技术科研基地、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半岛南1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等一批重大能源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制造基地。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开展解决生态环境治本问题八大专项行动,抓好历次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市区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50%。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32.5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
深入实施扩绿工程。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编制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严格落实河湖湾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修复。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乳山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五)聚焦城乡陆海统筹,全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乡、陆海一起抓,积极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同城融合、协调均衡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推动精致城市建设。开展新一轮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注重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全领域、全要素、全环节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加快全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编制精致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提升城市设计标准,彰显“大气山海、精致栖居”城市特色风貌。持续开展城市不精致问题整治行动,建成25.9公里城市绿道,改造61个老旧小区。开展社区精致空间建设行动,打造20个样板小区。实施出行畅通工程,推动路网优化改造,着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厨余垃圾收运处理能力,完善分类收集运输机制,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丰富智慧应用场景,提质提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办好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规范有序推进8个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