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一年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泉州市、市委工作部署,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擘画,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三稳一化解”任务,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倾力“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深耕“1+3”专项行动,彰显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精气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踔厉奋发、扛旗争先,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南安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工业增加值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实施十项工程,打造更具前瞻性的现代基础支撑体系
基础设施是一座城市的“筋骨”,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必须前瞻谋划、超前布局、加快推进。一是道路畅达工程。按照“拓展对外通道、畅通市域联系、梳理城区节点、提级乡村道路”思路,投入30亿元实施55个城乡交通项目,力促福厦客专南安段、横八线金淘过境线、武荣大桥、洪濑大桥等9条道路贯通通车,重点推进国道324改线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南安经济发展的黄金大道、城市风貌的景观大道、连接山海的南北大道。二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山美水库灌区节水改造,保障金门供水安全;谋划2个新水库,新(扩)建4个自来水厂,新建配水管网200公里,城乡集中供水率达90%以上,争取用3年时间让城乡居民都喝上放心水。三是水系清净工程。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和市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投用沿海片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海排放工程,推行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一体化,开展重点河流“一口一策”整治行动,抓好33个小流域精准治理项目,尽快实现全域污水零直排,让群众享受清水润泽。四是洪涝防御工程。加快晋江防洪提升工程南安段建设,有序铺开全域排水管网清淤疏通和易涝点整治,启动省防汛抗旱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五是电力升级工程。建设9个110千伏和2个35千伏输变电工程,推动一批10千伏以下架空电缆入地缆化。六是公共充电工程。建成公共充电设施300个以上,形成涵盖各镇区、公共场所、小区停车场等重点部位的骨干充电网络。七是数字“强基”工程。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新建5G基站1500个,抓紧移动网络IPv6规模部署,实现工业园区、交通枢纽、商业楼宇、热门景区深度覆盖。推进“雪亮工程”互联网化改造,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布局一批共享型边缘云节点。整合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和“智慧城管”等平台功能,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建好经济运行监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等平台,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八是城乡物流网络工程。推进“客货邮”深度融合,布设1个市级仓储物流分拣配送中心、15个以上乡镇物流中转站、300个以上村级物流服务网点,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九是港口提能工程。连片开发运营石井港区,加快码头泊位群建设,完善口岸通关功能,提升集疏运能力,延伸港航物流产业链,构建对台客货运枢纽中心。十是公共卫生应急工程。投用市疾控中心新院区,加强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建设,扩充ICU病床等重症医疗资源,增配气膜方舱实验室、移动检测车等设施,做足亚定点医院、隔离用房和防疫物资储备,提升医疗救治和应急作战能力。
(二)强化科学运作,打造更具系统性的现代经济动力引擎
着力构建“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靶向招商为抓手、标准园区为载体、高效供地为基础、多元金融为媒介、便捷政务为保障、引育人才为支撑、国企介入打头阵”的经济牵引机制。
优化产业布局。从科学规划入手,梳理主导产业短板,选好新兴产业赛道,建立招商目标企业库、增资扩营项目库。从靶向招商发力,精准制定招商政策,建立全员招商机制,开展常态化招商大比拼,新签约20亿元以上大项目20个以上、招商项目总投资1300亿元以上,争取引进2个以上世界500强企业。从入园进区提效,加强市镇两级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连片开发产业园区,建成标准厂房140万平方米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和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到50%和60%。
完善要素保障。改进土地供给方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标准地”试点改革,建立工业用地“事前承诺、每年评估、低效退出、高效盘活”的动态供给机制,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低效用地2500亩以上,处置利用历史围填海1500亩,把宝贵的资源配置给专注实业的企业家。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政银企联席会制度,用好产业基金,引进和培育股权投资企业,推动产业贷款增户扩面,支持企业上市,力争新增贷款120亿元以上、专项债20亿元以上、上市挂牌企业5家。提速政务服务。落实重点项目全周期管理制度,高质量做好前期代办、模拟审批、跟进服务,加快项目落地速度,完成重点项目投资720亿元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向“好办、易办、快办”升级,着力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积蓄人才厚度。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和“涌泉行动”,探索建设“人才飞地”,优化人才服务,加快人才社区建设,集聚人才总量23万人以上。继续开展青年领军培育工程,建设优秀的青年政商人才队伍。
激发企业活力。深化国企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健全市属国企运营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精准实施助企政策,帮助解决土地、金融、人才等制约问题,破除准入准营、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隐性壁垒,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坚持定期会商、无事不扰、难时出手、有呼必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