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3日)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美丽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碳排放降幅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规划建设,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以上。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0%。森林覆盖率达31.2%,湿地保护率达57%。

  ——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开放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营收千亿级国有企业达到5家,力争入围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年均增加1—2户。大力推进创业安徽行动。营商环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家。发挥安徽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引领作用,广泛汇聚全球要素资源,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力争达到1.2万亿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倍增,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幸福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水平进一步提高,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推进健康安徽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稳步降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为全省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位代表!

  五年我们要走很长的路,五年我们要做很多的事。过去五年,安徽的发展的确令人鼓舞;未来五年,安徽的发展一定更有看头!

  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进出口总额增长12%,其中出口增长17%;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全员劳动生产率15.2万元/人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左右;粮食产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实现这些目标,我们拥有多重有利条件和机遇,要用足用好;我们也会遇到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要准备充分。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突出招大引强,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重点做好十一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扩大内需,进一步强化有效投资关键支撑作用

  紧紧抓住制造业投资不松手。先进制造业是安徽加快高质量发展最硬的底盘,要靠扩大投资优化存量、做大增量。加大钢铁、有色、建材、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入,把推进技术改造与产业整合重组、转换发展动能结合起来,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强化新兴产业集群对投资的聚合效应,立足十大产业优势,突出强链延链补链,在主导产业集群投资上突破一批链主型大项目,制造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

  适度超前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把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与提升我省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推动一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京台高速合肥至蚌埠段改扩建、长江安庆河段治理等项目,加快引江济淮二期、宣城—绩溪高铁、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等建设。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分别新增125公里、300公里以上。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推出PPP标杆项目10个以上。

  推动招大引强提速提质提效。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全省招大引强“赛马”激励机制,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对市县新开工建设百亿级、80亿级、50亿级等重大产业类项目,分类给予激励。积极引进培育专精特新和“四新”经济企业,更加注重在项目引进中对技术创新团队的招引。创新招商方式,“一链一策”建立定向招引机制,聚焦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生态招商,定期开展新材料、信息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场景招商。建立重大项目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机制,让最好最优的项目得到最优最快的要素资源配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3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