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县,提升县域发展新能级。围绕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目标,深入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新增规上企业18家。
做强工业平台。完善开发区老区基础设施,实施纬一路、经一路改造升级,开工建设外环东路北段,建成罗河南路。加强供水、供电、供气、排污、废弃物处置等配套能力建设。力促中悦广场投入运营,完善生活服务功能。加快开发区三期南扩步伐,建成主干道路3条,整治提升东城大道,提供净地820亩,引入企业5家以上。推广智慧化项目应用,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提升开投公司市场化运行、实体化运作水平。探索多元化合作共建模式,力争将开发区打造成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徐桥园区创新建设模式、小池园区厘清整园托建关系、城西园区完善基础设施。谋划建设高铁新区科创园。挖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潜力发展工业,推动大石新材料产业园、江塘通航产业园等乡镇园区建设。积极争取指标增量、盘活土地存量,网格化清理闲置和低效用地300亩。深化“标准地”和“亩均效益评价”,出让工业标准地800亩,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
擦亮膜都品牌。聚焦产业链系统打造,培育功能膜产业链“链主”企业,新引进功能膜及链上企业10家,产值增长25%。开工建设大发强盟、三音电子、汉和储能、博斯科新材料项目,推进强润、吉翔宝、深联二期、泓冠二期、集友二期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捷凯、科诚、德帆、华盈、万霖、奥斯德诺、竹能碳纤维、富印产业园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华腾聚芯、中正方圆、金张产业园一期、方胜电子一期、联邦新材料二期、雅达科技一期等11个项目达产满产,力争长阳科技、鑫张科技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交付运营智慧物流园,支持巨泰视显、赛迈特光电等企业扩大产能。扎实开展功能膜新材料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膜材料展会,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境外展会、参加国际创新大赛,不断提升“中国膜都”影响力。
推进创新升级。保障创新投入,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比只增不减。拓展创新空间,支持开发区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新增省级科创平台3家以上,力争实现国家级科创平台零的突破。优化创新生态,加强重点企业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参与省市科研攻关“揭榜挂帅”,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5亿元以上,力争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5%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增长15%以上。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行动,新增高新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战新企业8家。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鼓励光华铝业、凯盛石英、绿动能源等15家企业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投资51亿元、技改投资29亿元。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支持优质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冠标企业2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工厂、数字化车间3个以上。
(二)坚持统筹协调,展现城乡建设新面貌。加强规划引领,实施建管并重,强化项目支撑,更好地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让城市空间更优化。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系统思维加快“一城四区”建设步伐。推动产城融合,县城建成区拓展至19.4平方公里。高起点推进晋湖片区建设,提供净地900亩,启动300套安置房建设,开工建设朴初大道北段、人民路西段,建成明月路,启动长河路改建。高标准做好老城保护、管理与发展,改造老城地下管网1.5公里,完成河街、晋熙街改造提升。高效能推进高铁新区建设,改造棚户区200户,加快实施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项目。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新建便民停车场5处、停车位400个,建成智慧停车场。改造老旧小区3个、背街后巷7条。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4万平方米、公厕2个,完成三水厂一期主体工程,建成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启用城南客运中心,建成普贤路菜市场。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管理,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第六届省级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大力开展占道经营、违规搭建、渣土运输、交通违法、噪音扰民专项治理。持续加大城乡结合部、菜市场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一地一策”加强规划区收储地块管护,推动地块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开展街面秩序整治,建成示范道路2条、示范街区1个。启动“数字太湖”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推进“城市体检”,构建“一网统管”城市管理新格局。
让乡村发展更和美。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认真实施“五大帮扶”,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增耕地800亩、旱改水200亩。推动“小田变大田”改革,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3000亩、稻草连作2600亩、木本油料1.2万亩,建成水稻育插秧中心和粮食烘干中心8个。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链条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扶持壮大茶叶、小黄牛、鳙鱼、油茶等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太湖黑猪“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生猪标准化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实施,建成六白猪国家级保种场。科学利用渔业资源,支持花亭湖鳙鱼全产业链发展。建成立华祖代种鸡场、年产3万吨禽肉食品加工及冷链物流配送项目。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以上。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品牌影响力,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中心“双认证”工作。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2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全领域整治人居环境。坚持“镇当城建、村要自然”理念,深入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农民建房三年专项行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建立用途管理机制。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防止大拆大建,打造乡村特色风貌。聚焦“一带两路两区”,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整治自然村80个,建成整村推进示范村11个、后续管护示范村20个,新建美丽乡村省市中心村17个,实施政府驻地整治提升乡镇4个。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广“文明超市”“四事四权”等特色做法,持续巩固移风易俗成果,努力让文明乡风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