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1日)

  区十八届人大

  二次会议材料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22年12月21日在大通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明冠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区十八届人民政府履新施政的第一年,面对大事难事接踵而至、各种压力交织并存的严峻考验,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部署要求,以“五大攻坚行动”为引领,坚奋进之志、谋创新之策、聚实干之力,较好的完成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战“疫”之志慎终如始,疫情防控在精准应对中更有温度。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再度袭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创新推行专班调度、分片包保、分级管控等防控策略,先后制定“四级网格”“五个起来”“九个到位”等工作机制,累计摸排重点人员1.68万人、医学隔离399人,确诊病例控制在个位数,社会面未出现感染病例,疫苗全程接种14.27万人,完成率为121.45%;坚持统筹兼顾、精准施策,稳妥高效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用最短时间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大通成为全市“管控最实、病例最少、清零最早、复工最快”的城区。新形势下,我们扎实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十条”优化措施,及时调整风险区域设置、重点人员管控和核酸检测筛查等,全力保障重点区域群众基本生活,更有温度地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回顾这场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大战大考,全区四千余名干群逆行而上、向险而行、投身战“疫”,汇聚起磅礴力量、构筑起巍峨长城。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每一位闻令而动、挺身而出、慷慨前行的平凡英雄致敬!

  ——攻坚之力持之不懈,综合实力在破冰前行中稳步攀升。受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出现“负增长”。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一切措施稳住经济基本盘。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组建工作专班,建立“2+2”调度机制,开展“四服”专项行动,兑现各类政策资金1100万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非标专项债5.9亿元,经济发展实现“V型反弹、逐季回升”。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4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区属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866元、20759元,分别增长5%、6%。

  ——转型之战成效初显,产业结构在动能转换中提档升级。三次产业比调整为7.6:40.1:52.3,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工业集群化提速。全年实现区属工业总产值60亿元,增长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大通工业新区、上窑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80家,李兴机械、尚邦新材料等4家新建企业投产。以唐兴装备为龙头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引入产业链企业3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12家、产值7亿元。以新能源产业破题“煤电独大”,落地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入选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建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1000余座,装机容量25兆瓦;水面光伏项目申报竞争性配置指标225兆瓦。建立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体系,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绿色食品、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横向配套和纵向延伸水平明显提升,“多点支撑”产业格局日益显现。农业产业化提质。克服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天气,粮食总产11.75万吨,实现“十四连丰”。14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6.8亿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4.9万亩,其中全程托管3万亩,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2.62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11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5人,王楼葡萄、运泽双孢菇入选2022年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单。千发集团保水渔业获评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新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1个。启动蔡城塘渔场5000亩精养鱼塘标准化改造。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成冷库5个,新增库容2300立方米。三产多元化提量。服务业增加值达57.2亿元,增长4.2%。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家、省平台服务业企业1家。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家,在培育4家。扶持永昊科技在新三板挂牌。平台经济蓄势发力,建成数字经济产业服务平台,落户1家服务业企业、2家电商零售企业,实现年营业额1.2亿元;在建灵活用工服务和监管省级试点平台。全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完成3800万元,增长25%,培育省级网络销售额超千万元农村电商企业1家。

  ——振兴之路方兴未艾,发展活力在内培外引中竞相迸发。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第一目标”、双招双引“第一要事”、项目建设“第一抓手”理念,不断积蓄转型高质量发展活力。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以顶格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全年列排省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8个,总投资223.85亿元;续建唐兴高端装备产业园、上窑珍珠综合码头等19个项目,总投资约140.4亿元;新开工春泽新材料、吉能达新型建材、平改立等14个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谋划储备项目5个,总投资约40.42亿元。全年纳入省集中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44.83亿元,均已如期开工。承载平台高规格建设。集中资源建设标准化厂房,建成企业孵化基地等标准化厂房24.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1家;在建九龙装备制造产业园等标准化厂房7.5万平方米,拟入驻企业4家。上窑工业园区二期控规获市政府批复。新建红星路等园区道路;解决企业用电难题;成立荣九公司,提升园区为企服务水平。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龙腾公司独立运营;区属平台公司资产规模突破50亿元,投融资能力显著提升。支持平台公司作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上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及新建项目成功申领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1.05亿元。营商环境高要求优化。深化“千名干部入企服务”等活动,24名区级领导包保联系56户“四上企业”,47名科级干部驻点帮扶指导,解决企业反馈问题178个,提供6020万元融资担保,3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700余万元;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组合式税费减免3亿元,非税收入下降30.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编制政府权责等4项清单,年度61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达99.63%,企业开办实现半日办结。“双招双引”高质量开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制定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充实3个驻外招商组;先后赴沪宁杭等地举行7场产业推介会,签约引进8个长三角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0.1亿元。用好“3+2+1”产业招商专班,建立区级招商服务中心,区政府领导全年带队招商45次,引进省外亿元项目资金32.5亿元;新签约新能源智能散热模组产业园、中矿汉邦环保循环科技产业园等28个项目,总投资70.35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3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