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日)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优化“三全”体系建设,持续完善税收征管体制,提升税费服务协同水平。落实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宅基地建房联审联办。深化国企改革,鼓励国有企业参与能源供应、公共停车场管理等经营性项目,不断增强国企“造血功能”。实体化推进锡常协同发展,以局部先行一体化提升发展能级。提高制造业外资比重,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力争实现进出口额230亿元。

  加快创新步伐。深化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倍增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标准、质量和品牌建设,新认定高企100家、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2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深入开展“双百行动计划”和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增IPO企业1家,申报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全面推进云制造先导中心科创综合体建设,借力省产研院常州创新服务中心,导入高质量科创项目20个。深化与中科院、西安交大等大院大所合作,着力打造舜山路科创走廊。落地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个、双创载体2个,万人发明专利持有量提升至38件。做强人力资源产业园,持续开展“名城名校合作行”“名校优才引进计划”,全年新增人才公寓3000套,引进“龙城英才计划”项目28个、省“双创团队”1个、各类人才1.3万人、高层次人才300人。

  厚植营商沃土。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措施,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推进“一网通办”“网厅融合”建设,建成网上办、掌上办、免证办等智能应用场景20个,增强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集成服务能力,扩大15分钟政务服务圈覆盖范围,促进行政效能持续有效提升。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出台第二批“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方位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着力推进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力争促成政策性贷款3亿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天宁样板”。

  (四)攻坚克难推进城乡融合

  坚持城乡一体、为民而建,推动城乡之间空间互补、产业互动、交通互联,加快形成伴城伴乡的城乡融合改革新样板。

  优化空间格局。深化“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完成落地上图方案编制和报批。聚焦碎片化用地整治、“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等关键环节,完善新型产业用地试点机制,探索产业园区用地提质增效新路径,推进存量建设用地和存量建筑盘活利用,全面激活土地资源价值。坚持“留改拆”并举升级城市形象,科学合理排定更新项目,高质高效完成东青集镇、市三院二期等一批重点区域、关键节点征收拆迁。统筹推进舜南村、横沟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速实现区域协同、融合发展。

  丰富片区内涵。加快天宁高新区建设,按照“两年蓄势强基础、三年起势出成效、五年成势争一流”的路径,打造“锡常协同发展高地、现代生态科技新区”。完善未来智慧城功能配套,加速培育产业地标,全力打造产城融合新高地。持续巩固凤凰新城“十年成城”辉煌成果,打响杜鹃花小镇、环岛公园等品牌标识,塑造更具辨识度的“崭新十年”。加强老城厢历史建筑、风貌街区和名人旧居的保护利用,提升火车站南北广场、前后北岸、常州宾馆等区域业态和形象,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推动乡村振兴。以国家级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区为统领,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人才、技术、资本高效流动,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加速农业“特”,推动农业园区化、田园美学化、全程数字化,实现天宁农业“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加速农村美,放大郑陆镇山水资源优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批以自然乡村为肌底、山水田园为特色的乡村集群。加速农民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让农民变市民、生态变生计、资源变资产,更大步伐推动村强民富。

  提质功能配套。配合做好轨道交通线、城市快线规划,加快青洋路高架北延、大明路、舜山路等核心道路建设,打通章东路、横塘浜路等城市断头路。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科学布点停车场、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系统谋划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专项行动,实施交通畅行工程和交通安全提升工程,形成更加便捷畅通的路网体系。推进北环新村、浦南新村等53个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不少于30台,让老旧小区既“安居”更“宜居”。

  (五)标本兼治推进美丽天宁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减污与降碳协同、绿色与美丽共建、生态与发展双赢,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聚力污染防治攻坚。加强污染溯源分析,重点实施工业废气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精准治理,确保PM2.5年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持续改善。加快提升水环境质量,深化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启动草塘浜、三宝浜等41个支流支浜消劣专项行动,实施郑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黄天荡标准化池塘改造,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推动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冠今化工、东方化工土壤修复,提高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狠抓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销号,坚决杜绝反弹回潮。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致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严把新增企业和项目准入关,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节能产业,实施智能化、节能化改造,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治理,加强舜山舜河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生态农业、旅游、文化建设等重点工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释放生态红利。

  匠心雕琢城市管理。启动实施“精管善治”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破解城区停车难、生活垃圾分类难、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等“城市病”,建设一批美丽街区、美丽小区,让城市经得起远眺、耐得住细看。加快口袋公园、生态绿道、绿化景观路、闲置地块覆绿等建设,提升公园、绿地、河道管护水平,开放菱溪公园,推动落实教育小镇公用绿化工程,新改扩建城乡厕所17座以上,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82个。优化城乡综合管理智慧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