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聚力成势、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提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号召我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些年,我们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方面攻坚克难,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着眼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摒弃一切畏首畏尾、一切消极懈怠、一切瞻前顾后,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保持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以团结凝聚力量,用奋斗开创未来。
三、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特别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目标,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推进市“532”发展战略和区“3511”决策部署,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天宁答卷。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实际到账外资、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降耗和生态环保等目标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推进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区
坚持聚焦实体经济和三新经济,做强产业,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力促经济发展稳中提质、持续向好。
做深做精工业经济。持续深入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工业园区整治提升、行业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促进工业企业存量改造、增量优化和质量提升,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亩均产值提升至570万元。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引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助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省级智能车间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2个、星级上云企业25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0个,全力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做大做强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产业,力促消费能级和产业层次双提升。把楼宇经济作为城区税源的中心,改造提升一批存量楼宇,培育一批专业特色楼宇,招引一批头部楼宇企业,引入一批金牌楼宇运营商,新增亿元楼宇3座。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标杆,提升青果巷、文化宫商圈内涵,加快焦溪古镇保护和利用步伐,推进寺墩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设计“旅游+”精品线路,让“美丽风景”托起一方“美丽经济”。
做优做特园区经济。提速省级高新区创建,全力推进兆维科技、佳尔科仿真等一批产业项目,力争上半年武进不锈高性能无缝管、凯成精密声学网纱项目投产、涂料行业集聚区开工,推动高端生物医疗科技产业园、中荟港数智制造产业园等一批载体开工建设,工业互联网高企数据中心、武澄科创园二期竣工交付,不断夯实产业基底、提升产业能级。充分发挥未来智慧城产业发展主引擎作用,高标、高效用好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苏南智城、坤鼎产业园等一批优质载体,紧盯三新经济、数字经济等主攻领域,导入龙头旗舰型和潜力爆发型项目,筑牢产业链式发展根基,助力全区加速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
(二)持之以恒推进重大项目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以大招商吸引大项目、大项目支撑大产业,持续夯实经济发展的硬底子。
加大“招”的力度。强化全区招商统筹,推动板块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建好用好招商地图,打造一支专业化招商队伍,采取以商引商、渠道招商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新区、网络视听产业园等专题招商推介会。抢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太阳能等产业新赛道,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力争落地总投资30亿元或3亿美元项目1个、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2个。
加快“推”的进度。实施好年度省市重大项目和市“532”战略重点项目,高效做好供地、审批、用工等保障,紧盯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确保重大项目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把握政策窗口期,用好专项债券等政策性金融工具,多渠道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减少低端低效投资,力争全年列入省重大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10个。
提高“转”的速度。把列统入规作为推进重大项目的最终目标,建立完善全流程服务机制,从项目签约落地就提前介入、分类指导,围绕项目手续办理、政策扶持、施工建设等领域,及时主动做好“一对一”服务,争取重大项目新开工40个、竣工50个,年度投资达275亿元,确保更多在建项目快竣工、竣工项目快进规,努力将重大项目的有效投入转化为稳定的税源收入。
(三)锐意进取推进改革创新
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