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落实促消费行动方案及专项政策,高质量办好购物节、旅游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在线经济,不断促进消费增长和潜力释放。深化消费跨界融合,加快推动区域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打造一批地标型消费载体。持续打造长三角老品牌振兴基地,加快建设“一街一园一平台”,推动老字号集聚发展。聚焦重点消费领域,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狠抓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完善“重点服务-驻点服务-包保服务-兜底服务”四层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大力营造亲商、安商浓厚氛围,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加强政银企对接,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放大业务规模倍数、降低担保费率,减轻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增强国有资本运作能力,提高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和服务区域转型发展的贡献度。
(二)着力破瓶颈、添动能,精准发力构筑区域发展优势。以国家、本市重大战略为牵引,着力打通制约区域转型升级的难点堵点,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本市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市级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任务落地见效。深化落实本市与中石化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与两大化工基地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治理共同体。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建设,强化区域联通功能,推动市域铁路南枫线金山段、金山至平湖线上海段开工建设,确保金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通过终期验收。加强沪浙毗邻区域联动发展,持续深化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治安防控、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协作。深化拓展与云南普洱东西部协作,全面实施与安徽六安对口合作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特色化转型,促进服务业从“配套性”向“特色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加快打造碳纤维、无人机、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等特色优势产业。以“数字服务、集成服务、专业服务、总部经济”为重点,深化“互联网+产业服务”,做精平台经济,做大数字产业,打造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30家以上“链主”“链族”企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强化“高进低退”效益导向,完成低效用地提升1000亩、腾退500亩,关停项目70个。
强化科创支撑引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加强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等优质企业梯队建设,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双向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聚焦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打造金山科创新地标,推动中科生态数字港二期、东湖国际创新中心开工建设,确保中科生态数字港一期建成开园。持续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建设,深入对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速科创资源要素集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新增发明专利授权不少于750件。全面实施“1+X+Y”人才政策,做优做强上海湾区人才服务平台,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三)着力扬优势、拓空间,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以建设“三个百里”为指引,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加快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发展都市绿色现代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定粮食蔬菜产量,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提升农业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6562亩。全面推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种源农业、数字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8家。持续打响“金山味道”区域公用品牌,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25%以上。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片区化联动发展,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持续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加快3个上楼安置点建设,推动6个平移安置点竣工交付。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开展公共空间美化、架空杆线序化、农户宅前屋后环境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完成22.1公里村内较差道路维修,提标改造209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及其配套管网。深化乡村治理,推广应用积分制和清单制,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开展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新模式,持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公开交易市场建设,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规范集体“三资”监管,推动村经济合作社年度收益分配稳定增长。持续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250名。扎实做好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工作,加强资源整合,提升“造血”能力。
(四)着力强建管、提能级,持之以恒优化城市功能品质。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促进资源要素科学配置,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加快重点区域开发。聚焦滨海地区60平方公里区域,进一步优化完善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筹推进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及其周边1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推动乐园主要单体基础工程完工,加快配套商业街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金山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实现核心区标志性建筑开工,做好滨海快速路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金山嘴渔村等周边区域风貌提升。优化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资金筹措机制,加快提升亭林新社区配套服务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