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证照分离”改革:“证”指的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类生产经营许可证,“照”指的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照分离”改革就是针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分类推进,有效破解“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
10.“一业一证”改革:是指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和集中审批程序,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的改革举措。
11.“一网通办”:是指依托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线下办事窗口,整合公共数据资源,加强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群众和企业办事线上一个总门户、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12.“免申即享”服务:是指企业和群众全程无需主动提出申请,无需填写申请表、提交申请材料,即可享受政策和服务。
13.“一件事”集成服务:是指将企业群众需要到政府部门申请办理的多个跨部门相关联行政审批事项,整合成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形成一家牵头、多方协同的审批监管服务机制,实施“一口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统一发证”,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14.“好办”“快办”服务:是指聚焦高频事项,对于复杂情形,为企业群众提供“个性指南+智能申报”的全过程智能办理辅助“好办”服务,对于简单情形,提供“3分钟填报、零材料提交”的极简易用“快办”服务。
15.“三团一平台”:是指线下组建法治咨询、法治宣讲、法治体检三个服务团,线上打造“法护金企”微信小程序平台。
16.“1+1+3”政策框架体系:第一个“1”是指《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涉及金山区的工作任务责任分工表》,第二个“1”是指《金山区全面推动转型新发展全力塑造城市新形象行动方案》,“3”是指针对“活力湾区”“美丽湾区”“幸福湾区”建设制定的三个行动计划。
17.“工赋金山”行动:是指金山区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包括“工赋引擎、工赋载体、工赋服务、工赋生态”4个方面16项具体任务。
18.“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19.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是指将城市运行领域的管理、业务和信息集中到一个网络系统,实时精准发现和排查风险隐患,做到及时感知、快速反应、协同处置,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20.“两廊”:是指金山大道经济走廊、G320文旅连廊。
21.“四好农村路”: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2.“一街一园一平台”:“一街”是指长三角老品牌文化街区,是老字号品牌营销转型的展示空间;“一园”是指老字号品牌产业园,是老字号制造升级的支撑空间;“一平台”是指长三角路演中心,是老字号品牌加速发展的要素平台。
23.“链主”“链族”企业:“链主”企业是产业链主导企业的简称,通常是指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对整个产业链大部分企业的资源和应用具有较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力,对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实现予以高度关注,且肩负着提升整个产业链绩效重任的核心企业;“链族”企业是指在链主企业构建的产业链中,作为产业链的一员,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
24.“三个百里”: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金山调研时,作出“三个百里”重要指示:金山要建设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成为上海的后花园。
25.“1+X+Y”人才政策:“1”是指1个区级人才总政策,即《金山区关于落实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要求 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X”是指人才积分、人才安居、高层次人才服务、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金山籍人才回流等“X”个多部门联动协同的区级人才配套政策;“Y”是指教育、卫生、农业、技能、文旅、新闻传媒等“Y”个行业领域专项人才配套政策。
26.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7.“两旧一村”改造:是指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28.“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指在步行15分钟可达的范围内,配备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就业创业等多元功能,形成职住平衡的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社区。
29.“多格合一”:是指通过完善网格划分标准,将城运网格、警务网格、综治网格等进行“合一”,全面整合街镇现有管理力量,推进条条协同、条块联动和政社互动,夯实联勤联动力量,形成城市治理合力。
30.“美丽海湾”建设:海湾是推动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关键地理单元。《“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要强化“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示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