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持续提升。民生支出18.8亿元、占比达到80%,12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职等你来”就业驿站实现村(社区)全覆盖,新增城镇就业3701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1810人,发放就业创业贷款3840万元。各类保险扩面3384人,新建医保工作站16家、工作点257个。城乡低保标准每月分别提高到995元、770元,居民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640元。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期基本建成,全力推进农村幸福食堂扩面提质,打造样板食堂50家,入选2022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新建幼儿园3所,新配备学科实验室(功能室)79间,构建“区级+学区+学校”三级教研体系。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楼加快改造,区中医医院综合楼完成建设,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门诊住院综合诊疗楼建成主体、应急诊疗楼竣工,新建中心村卫生室10处、公有化村卫生室30处。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启用,新建泉城书房1处、城市书房5处,实现五级应急广播体系互联互通。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五为”“五聚”志愿服务活动660余次。妥善化解历史遗留无证建筑问题,3个小区、1730户具备办证条件。实行“三责同考”,开展“1+9+6”专项整治,在全省率先实现街道“四站合一”全覆盖,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创新开展“开门见干警”活动,及时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5%以上,进京访保持零登记。涉酒类交通事故下降20%,扫黑除恶群众满意度列全市第二位,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自身建设与效能提升全面加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有关工作要求,自觉服从区委工作安排,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能,认真执行区政府工作规则,政府行为更加规范高效。加快建设数字钢城,启动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23个行业实现“一证准营”,88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窗通办”。深化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用心解决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诉求,群众综合满意率99.97%,排名全市前列。加强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整治政风行风,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增强。
成绩实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钢城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方能克难。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弱项:经济总量不大、结构质量不优仍是最突出的问题;制造业产业链水平不高,创新支撑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还不够强劲;土地利用效能偏低,能耗和环境容量达到限值,城市功能品质、生态环境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还不充足,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历史遗留问题、矛盾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社会治理还需更加精准精细;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拿出实招硬招,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区委“1364”工作思路,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上持续攻坚,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美丽钢城,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钢城绚丽篇章。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5.5%,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市下达任务。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推动先进制造业链式发展。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以打造鲁中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目标,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重点实施“1+4+X”制造业链群提升行动,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推进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增加值增长6.5%。“1”,即做精做优精品钢支柱产业。全力支持服务山钢发展,推进山钢新旧动能转换100t转炉连铸、小型轧钢生产线及配套连铸机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生产流程再造和品质提升,开发绿色产品、黄河钢、蓝色海洋高端装备用钢等品种钢,力争独有、领先及重点品种占比达到35%。依托宝武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等资源、技术优势,推进宝武清能、宝武资源等项目落地投产,引导钢铁精深加工企业沿链聚合、链式发展。“4”,即做强做大“四大优势产业”。装配式建筑产业,加快推进汇赢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建设,培育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建筑产业链闭环体系,打造省内领先、辐射周边的新兴建筑产业基地。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加快智能制造设备迭代升级,推进绿色能源装备高性能轻量化核心零部件智造等项目建设,打造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依托汇锋高端汽车部件产业园等平台,招引轻量化、新能源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推动产品从元件、器件向部件、系统总成延伸,打造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配套基地。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鲁银新材料高端金属粉末生产线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招引模具、热处理、3D打印等项目落地,推动制粉向制件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流的粉末冶金制品基地。“X”,即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网络、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谋划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氢能与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项目,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换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