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5日)

  (四)加快数字赋能,全力推进数字市中建设。以构建“1+4+N”工作体系为抓手,发挥数字经济基础优势和支撑作用,一体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

  高标准打造数字机关。全面推进机关数字化改革,健全完善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实现机关核心业务数字化运行。加快推进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督办等数字化建设,建立完善“多跨协同”应用系统,提高机关内部办事效能。持续推广“山东通”应用,实现机关共性应用组件利用率超过90%,机关业务上网运行事项达到130项以上。

  高质量打造数字政府。坚持“整体智治、高效协调”,以数字化推动政府治理变革,积极融入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体系,着力构建数字化、智慧化政府运行新形态。健全智能便捷服务体系,优化完善“一网通办”,大力推进“居民码”应用体系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运行应上尽上。完善泛在智慧惠民体系,社保公共服务综合网办率达到98%以上,拓展医保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入学全部实现网上办。

  高效率打造数字社会。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加快5G网络全覆盖,打造城市数据大脑,努力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提供便捷普惠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治安防控、防灾减灾、社会稳定等领域智能化升级,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宽带乡村”工程,优化乡村数字资源配置,打造一批农村电商品牌,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不断净化网络生态,全力维护网络安全。

  (五)加快改善民生,全力推进幸福市中建设。坚持发展惠民,全力办好20件民生实事,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办好优质的普惠教育。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建成中小学幼儿园8处,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处。深化集团化办学“双引四驱”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加快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学校质量提升行动,实现新优学校创建全覆盖。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实验区建设,开展“合育人”品牌创建行动,打造德育目标微课等“十个100”典型案例。探索“中小幼”全学段衔接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力争省二类园以上优质园占比超过80%。加快培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生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持续领跑全市。

  提供更优的健康服务。持续建设健康市中,引入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医联体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持续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和医疗救治能力。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创新建立“10分钟绿色生命通道”和“30分钟就医圈”。

  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不断优化多渠道就业体系,落实全链条创业扶持政策,更大力度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78万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488个。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统筹做好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拓展多渠道租赁住房保障体系,新筹集房源4700套(间)。实施全民参保扩面行动。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优化医疗保障服务体系。

  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探索创新医养结合新模式,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医养护理服务能力。聚焦“一老一小”,加强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服务供给,均衡资源布局,提升服务能力,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全力做好民族宗教、台港澳侨、统计物价、史志档案、慈善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推动社会事业更加繁荣进步。

  (六)加快资源挖掘,全力推进文化市中建设。坚持铸文化之魂、强文化之基、兴文化之业,加快建设更具创新力、影响力的文化强区,奋力续写市中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

  擦亮叫响文化品牌。市中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以百年老商埠为代表的商埠文化和以英雄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恢弘大气。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擦亮叫响商埠文化、红色文化两大品牌。加快商埠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启动百年商埠数字孪生工程,探索文保、历史建筑产权置换及归拢,推进文、旅、产、居有机融合,着力提升历史街区文化品质。积极开发文创产品,拓展研学体验线路,启动实施“胶济1899时光列车”文旅项目,不断扩大商埠文化品牌影响力。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线,深入挖掘济南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辐射作用,开发一批红色驿站,提升一批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创作一批红色作品,倡树一批红色典型,努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坚持文、旅、教、体融合发展,建立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依托省出版集团、市出版集团、新华书店、省体育产业集团、舜风传媒等龙头企业,发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总站、新华社山东分社等媒体阵地优势,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图书营销、文化会展、广告传媒、影视视听、动漫电竞、古玩书画、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商埠区、英雄山、玉符河等特色文旅资源,创新开展文化园区、文化景区、文化街区、文化乡村建设,设计打造一批优质文旅产品,持续扩大高端文化供给。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山东书城、省体育中心、英雄山文化市场、魏家庄非遗传承基地、石崮寨“手造集市”带动作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