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定不移抓统筹、促融合,城乡面貌更加靓丽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增农村转移人口2.1万人,运河、虹城、泗水3个街道正式挂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4%。投资58.6亿元,实施城乡建设重点项目30个,中水处理厂项目开工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人防疏散基地、5个镇专职消防队建设基本完工。完成5个地块5.6万平方米征迁工作,6652套安置房建成交付。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54.6万套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完成。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新增、提升绿化面积89.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6.5%、绿化覆盖率40.8%。28个小区实现“红色物业”服务。
城乡设施日益完善。合新高铁、通用机场项目有序推进。南柳路西延段、梁园路桥连接点实现贯通,蟠龙山路等7条城区道路完成升级改造,城市路网更加通达。新建、修复雨污水管网42公里,新建、改造停车泊位1.26万个,建成充电站6个,智慧路灯亮灯率98%以上。35个农网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完成农村道路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村道生命防护工程489.2公里。
生态环保高效推进。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均按时序要求完成整改销号。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落实“五控”举措,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11.9%、均值全市第一,优良天数比例80.3%,圆满完成午秋两季禁烧“零火点”任务。6个国考断面较去年同期改善12.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基本完成石龙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5个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实施,水环境质量指数全市第一。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固体废物管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五)坚定不移抓开放、优环境,改革活力更加强劲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有序推进8个领域80项改革。组建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重组县属国有平台公司,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工业投资集团、乡村振兴投资集团正式成立。探索建设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杭州技师学院泗县分院挂牌。“小田变大田”、农村宅基地改革等典型经验做法在国家改革内参、新华社内参专刊报道。泗县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大庄镇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入选2022年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
区域联动融合发展。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中心,在园区共建、承接产业转移、设立离岸孵化器等8个领域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推进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发展服务中心与开发区开展合作。与杭州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签订5亿元供销协议。承接长三角地区新签约项目52个、投资85.6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十做到、十严禁”,打造“泗事速办”品牌。上线安徽政务服务网事项1778个,实现跨省通办事项130个,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做法在全省推广。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活动,209名干部包保重点项目116个、重点企业315家,企业反映问题办结率99.49%、满意率100%。
(六)坚定不移抓安全、暖民心,人民福祉更加殷实
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建立扁平化作战指挥体系“六大机制”,创新基层网格“三长”制度,落实“十快”要求,省市县第一时间联合组建专业流调队伍,开通“12345”疫情服务专席,开设“民生保障专车”,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有效控制“6•26”等突发疫情。小区“三长”制创新做法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充分肯定。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扎实开展20项民生实事、10项暖民心行动,民生支出4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4%,民生工程考核连续6年全市第一。城镇新增就业8828人。组建5个教育集团,开办优质学校分校9所,成立泗县教育发展基金会。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15所,增加学位6500个。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3个智慧养老示范院、16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泗县获评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县。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187个村(社区)建立“红色”解馨室,积极做好“一站式”矛盾联合调处工作。泗城镇关庙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扎实开展信访矛盾隐患排查化解,每万人进京访发生率全市最低,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县“七连冠”。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2个小区开展首批“智慧平安小区”试点创建,“雪亮工程”三期启动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警钟长鸣抓好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降幅均居全市第一。泗城镇三湾社区顺利通过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倡导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新风”集体婚礼活动入选党的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全面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持续提升政府效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从严从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共1269件次。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县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压减10%,“三公”经费压减5%。同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开展工作,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审计、统计、供销、气象、地震、档案、对台、外事、融媒体、党史地方志、全民科学素质等工作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