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1日在福州市马尾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王 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获评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建省城市发展“十优”区、“省级双拥模范城”等荣誉。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04亿元,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万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增长7.5%。一年来的工作成效表现在:
(一)坚持“抓落实”,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防控工作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1022”疫情,我们优化指挥体系,充实基层防控力量,成立17个工作专班,全面动员2892名干部下沉一线;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分村居网格202个、单位网格499个;推进基层党建、综治维稳、疫情防控等“多网合一”,仅用一周时间就控制住疫情,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在抗击疫情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政法干警、社区工作者、口岸单位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坚守岗位、日夜奋战;万洋集团、联东集团、磊丰集团等20余家企业积极捐款捐物;全体居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抗疫感人篇章。“新十条”措施出台后,我们积极适应疫情新形势,加快治疗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完善发热门诊,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疫苗接种。全区共接种第一剂疫苗27.2万剂次,其中60岁以上老人第一剂疫苗接种覆盖率达91.3%,完成情况居六城区前列。
(二)对标“高质量”,发展态势稳步向上。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深入落实“五个一批”等工作机制,开展“项目攻坚落实年”专项行动,9个省级、116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7亿元和190亿元,均超年度计划15个百分点;技改攻坚加快推进,有效实施技改项目43项,项目总投资57.1亿元。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1家,4个项目获得中央科技发展资金,3家企业通过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项目认定。新大陆、网龙、名城控股、飞毛腿、冠城大通等5家企业入围2022年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基金小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700亿元,位居全市第一;福建国航远洋成为福州市首家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的企业,马尾区在国内三大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达到14家,位居全市第二。招商引资持续加强,完成招商项目155项,总投资额396.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1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低效用地整治成果显著,盘活、提升低效用地441亩,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着力“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农业发展稳步推进。一产增加值增速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新增6家市级龙头企业;琅岐镇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总规模突破700亿元;新认定物联网企业27家,总数达228家;完成126个5G基站建设,累计建成815个;82家区内企业依托华为云创中心成功开展数字化转型,10款产品完成鸿蒙认证,马尾区成为全国首个产品批量完成鸿蒙适配的生态标杆区。海洋经济再创佳绩。发挥全国领先的水产品集散地优势,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佛跳墙、秋刀鱼等多种预制菜细分品类市场份额排名全国第一;加快华闽深冷、中交汉吉斯等冷链项目建设,建成全国第二大、全省最大超低温冷库,海洋经济规模突破720亿元。绿色经济初具规模。全力支持星云电子、时代星云快速发展;大通新材料、飞毛腿电子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白名单。文旅经济加快复苏。船政文化城即将开园;推进7个国家级旅游品牌、3个省级特色旅游村、1个市级精品旅游示范村建设,提升完善闽白沿线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全年接待游客3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
(四)立足“新高地”,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出自贸区创新举措5项,其中3项为全国首创;行政许可事项全网办、“一趟不用跑”比例分别达91%和94.3%,业务办理平均用时和业务当日办结率均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开展数字身份证试点,完成“数字身份证+”建设工作;“一码通办”提升通行时间95%以上,进出口通关时间压缩比分别为77%和94%;实现跨境电商监管中心9610、9810出口业务与1210进口业务全覆盖,全年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量788万票,货值21.2亿元。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将5家区属一级企业优化整合为3家,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专标融合不断推进,推动130项专利融入24项标准。获批筹建全省唯一的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示范企业2家。对台交流更加紧密,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新增台资企业11家,台资企业增资扩产3.52亿元,建成全市首个“台企共享职工之家”,全力推动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建设。
(五)持续“优环境”,城乡建设焕发新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7.9%,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为100%;新增和提升绿道15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8%,三个绿化指标均位列六城区第二;完成松林改造面积6149亩,位列六城区之首。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年投资41.7亿元的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全面完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5公里、供水管网7公里、供水泵站2个;完成6项道路建设工程。开展“两江四岸”环境提升以及“九个一批”综合提升专项工作,完成25项建设内容,进一步提升东江滨及船政片区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打造马尾“一区段一特色”。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启动罗建、上岐“城市更新+”等项目,提升改造君竹明居等老旧小区,累计搬迁及改造提升住房面积23.6万平方米,惠及1323户。乡村振兴不断深化,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48个,打造1个省级特色乡镇、10个省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对口协作进一步加强,支持协作资金2800万元,引导7家企业落地,帮助销售农特产品3.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