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活更好。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97亿元,实施项目411个,累计消除386户1110人返贫致贫风险,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全市1149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近13.3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的比例达到82%。
(七)致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高效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截至11月底,PM2.5平均浓度为27.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2,两项指标在中部六省会城市排名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86.2%。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9%,全市22个断面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90%以上。
生态修复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及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麦园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实现蝶变新生。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开展城市水系综合治理,赣抚尾闾综合整治、裘家洲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持续开展专项“清河行动”,有效消除黑臭水体,前湖水系、乌沙河等水质明显改善;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年完成1152个排水单元整治任务。“三线一单”16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加健全,数据共享、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做法在全省推广。
“双碳”工作稳步开展。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超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四分之一;全国绿色出行城市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公共机构低碳积分制在全省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纵深推进,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4.1万亩,梅岭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生态优良、林相优化、景观优美”成为常态。“微笑天使”江豚嬉水赣江,“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再现军山湖。正式获评国际湿地城市。圆满举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安义县获评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八)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强。坚持民生优先,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80%。10件票决民生实事件件落实。发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7.4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5.6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15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3.38万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异地就医结算进一步扩面,“南昌惠民保”正式上线,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
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新增普惠性幼儿园40所、普惠性园位10600余个。新建中小学26个,新增学位3.5万余个。“双减”17成果巩固深化,课后服务质量标准被教育部肯定推广。南昌市委党校迁建(八一干部学院)、南昌技师学院、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市洪都中医院二期工程、南昌急救中心、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心医院)瑶湖分院、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市立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06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54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2.11万个。推动“孺子书房”建设,预计今年建成开放60家。南昌代表团在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夺得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入托上学、社区养老、医疗保健、健身休闲、社保服务等方面“15分钟公共服务圈”基本形成。
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实施城中村(开放式居民区)围合网格化服务管理,建成智慧平安小区、智慧平安医院、智慧平安校园、“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综治信息化平台等一批治理重点项目,打造了“幸福圆桌会”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基层治理品牌。社会治安防控示范城市体系创建成效排名全省第一。
一年来,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和民兵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有效,“尊崇工作法”跻身全国十大示范工作法。防灾减灾、气象、科学普及、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外事、侨务、援疆、史志、档案、供销、残疾人、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慈善志愿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建立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报告,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议738件、省市政协提案672件;深入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建立运行“闭环管理抓落实”机制,南昌市首届“政府开放周”活动顺利举办,国务院大督查、国家统计督察“回头看”和省审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有力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各位代表!南昌的进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南昌人民自信发奋齐心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驻昌单位,向驻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关心支持南昌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南昌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创新引领力和重大项目支撑力还显不足;市场主体数量偏少,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优化营商环境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减排降碳压力较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一些干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作风转变没有到位,工作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