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2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为主抓手,围绕“两年大变化”目标,统筹乡村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突出点、线、面融合,实施460公里农村道路“白改黑”项目和34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建设。围绕村庄“一整四化”21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卫生城镇、美丽乡镇创建工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动城乡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绿色食品产业、设施农业以及都市农业等,重点支持各县区培育1-2个农业主导产业,打造10个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体系,确保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2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3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6家。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30万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22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全力推进82个省、市“十四五”重点帮扶村建设,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群众生活改善、乡村全面振兴。

  (七)全力以赴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自然生态。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新的“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四尘”“三烟”“三气”精细管控,强化PM2.5、PM10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确保空气质量在中部省会城市持续领先。继续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大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力度,加强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扎实做好迎接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打造林长制升级版,强化“绿盾2023”自然保护地监督,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全面提升鄱阳湖南昌湖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碍洪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清理整治以及河道岸线整治行动,统筹抓好清淤截污、水体活化、绿化美化等工作,开展赣江、抚河干支流生态廊道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实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专项行动,稳妥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推动年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支持高耗能企业探索自建或合建新能源自发自用。开展“两山银行”试点建设,创建全国区域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深入开展“绿色细胞”创建行动,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八)全心全意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推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继续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职业教育布局,扎实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推进豫章师范学院校园扩建工程和内涵建设。实施健康南昌行动,推动三明医改经验示范地市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区“两个示范”建设,实施“4+2+2”医疗卫生体系23建设,强化医疗队伍建设。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优化提升万寿宫、绳金塔等历史文化街区,推进第二批“孺子书房”、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维修改造等文化项目建设,用好南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提升“天下英雄城”的知名度、影响力。打造全国篮球示范城市,适时举办南昌马拉松、南昌赛艇大师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实施社区邻里中心提升行动。加快充电站、充电桩建设。规范公共场所外文标识。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深化智慧平安小区联网应用,持续推进智慧平安医院、智慧平安校园提质扩面。巩固拓展城中村(开放式居民区)围合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建设,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创新实施“三包”监管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围绕燃气、危化、消防、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强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完善农产品抽检、监测体系建设,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依法依规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昌。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探索适老化改造,统筹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住房保障,做好公租房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加快推进市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中心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岁末年初,保障好因疫因灾困难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强化市场保供稳价,确保群众祥和过年、平安过冬。

  各位代表!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2023年我们积极筹集各类资金,实施100件左右的民生实事,其中,遴选了12件提请人大代表票决候选项目24。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实事,让强省会发展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0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