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3月30日)

  高效率推进惠企便民。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新一轮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迭代升级“1+9”政策体系,加快打造“越快兑”3.0,优化企业纾困解难机制,力争为市场主体减负230亿元以上。深入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健全涉企政策意见反馈和更新机制,搭建“亲清直通车”政企沟通平台,精准滴灌企业发展需求。倡导契约精神,强化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和逃废债治理,清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不合理限制。深化审批服务“四办”,推动高频民生事项好办易办。

  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等重大机遇,放大国家级开放平台效应,推广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稳中有升。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紧缺资源进口,推动高水平“优进优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健全走出去风险防范机制,优化对外投资保障体系。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到外资10亿美元。争取柯桥钱清设立铁路海关监管点,开通国际货运班列。高标准推进对口工作、山海协作,扎实开展外事、对台、港澳和侨务工作,举办2022中国绍兴国际友城大会。

  (四)深化一体协同,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坚定实施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全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集聚带动力。

  持续深化融杭联甬接沪。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有效发挥杭甬“双城记”的“金扁担”作用。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推进金甬铁路、杭绍甬智慧高速、杭州中环柯桥段、527国道嵊州新昌段建设,开工杭绍台铁路二期,开展诸义高速、沪嘉绍城际铁路前期,打造杭绍甬高品质1小时通勤圈。推动杭州湾产业协同发展,支持诸暨融杭发展,建设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发展区,项目化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交流协作,健全城际深度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开拓合作空间。

  深入推进全域一体发展。编制完善市县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三区融合发展,在交界区域谋划开发一批片区化社区化项目,启动曹娥江两岸风光带规划研究。促进柯诸联动融合、嵊新组团协同发展,强化小城市、特色小镇等功能节点建设,构建多主体互动、多层次和谐、多特色互补、多空间拓展的未来城市形态。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开展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行动,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乡一体燃气系统、镜岭水库、安华水库扩容提升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开展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报批,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柯诸高速等建设,建成投运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越东路等6条智慧快速路。

  全力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完成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加快古城北入口等“项目群”建设,提升“三山”亮化景观,统筹非古城功能疏解与特色化产业导入,打造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强化镜湖核心区高端产业培育和城市功能配套,推进高铁北站TOD综合体、国际金融活力城建设,建成中心广场、九流渡滨河商业街,推动大城市核心区积厚成势。深化城市更新,推进78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成43项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首批城市风貌样板区9个,新增24个省级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加强市容环境治理,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用水用气安全运行能力,规范户外广告、背街小巷、物业、犬类管理。优化应用“越·美城市管理指数”,构建城市管理问题快速发现、处置、反馈、协调的精细化闭环机制。

  (五)优化“三农”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联动实施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强化“科技+”,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现代种业,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农产品质量合格率98%以上。强化“机械+”,加强适用农机研发推广,建成8家农机服务中心,推进16家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4家农机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强化“人才+”,深入实施“两进两回”,推进“乡土、乡贤、乡创”人才工程,新培育农创客2000名。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强化粮食和重点农产品安全供给保障。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建成高标准农田6.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5.8亿斤以上,提升“菜篮子”产品自给率,优化生猪产能调控,确保生猪、蔬菜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深化小城市试点,大力推进特色小镇2.0版,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7个。深入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五星3A”升级版,开展第二批“乡村振兴先行村”建设,推进28个省级未来乡村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覆盖率90%以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加快“四治融合”,构建乡村善治格局。

  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探索组建强村公司,推动村企合作与帮促共富,力争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40万元以下薄弱村。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5个以上产业扶贫基地,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三票”确权赋权活权改革试点,有序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打造“闲置农房激活”2.0样板,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六)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生态环境颜值。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巩固提升环境质量。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源头替代,PM2.5平均浓度低于29微克/立方米,AQI优良天数90%以上。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推行“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确保县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比例100%、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开展小微源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国家试点,推进受污染耕地“源解析”,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4%以上。健全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34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