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开放平台建设。高起点推动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实施,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编制宣城综合保税区产业规划,加快推动起步区建设,招引入驻企业10家以上。推动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建设,开通铁海联运固定班列。积极申建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线上平台和线下园区建设。加强重点企业回转挖潜和进口促进工作,孵化培育进出口实绩企业90家。
强力推进交通外联内畅。促进交通建设提质提速,确保完成投资147亿元。加快宣绩高铁、宣泾高速、宁国至安吉高速、宣广高速改扩建、宣州综合码头二期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国道329孙埠至大汪村段、国道318山关至郎溪段等一级公路,力争开工扬绩高速旌德连接线、泾青高速。做好宁宣铁路、杭临绩铁路、宁杭高铁二通道、宿望宣铁路和杭合高速、长高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建设试点,建设美丽公路70公里以上。加快旌德、绩溪通用机场规划建设,支持芜宣机场打造专业航空货运枢纽,规划建设临空产业园。全面贯通宁宣杭高速临安段、高淳段和溧宁高速溧阳段等省际“断头路”。
(二)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增强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核心动能。启动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做强创新平台。新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20家以上、产业创新平台1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5%以上,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个以上。支持中鼎集团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力争宣城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创成省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建成运营,入驻项目20个以上。强化宛陵科创城与宣城经开区产业深度融合,深化与中科大先研院技术转移分中心、合工大科研中心、启迪创新中心等合作,确保入驻项目30个,聚集高端人才300人以上,积极打造软件产业园。
培育创新主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指导站70个,争创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
集聚创新人才。深入实施“宛陵聚才”行动、人才“精准引培”工程,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出台教育医疗人才支持政策,强化产业人才政策落实,吸引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来宣城创新创业,力争招引人才2万人、高层次科创团队10个以上,实现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加强青年企业家培养,壮大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三)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夯实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产业支撑。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年”行动,壮大产业体量,提升发展质量。
加快企业梯度培育。持续实施工业“双百项目”,新开工项目300个、新投产200个以上,确保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增长10%以上。精准推动“小升规”,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突出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和省专精特新企业15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8家以上。实施企业品质提升行动,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新增安徽精品6个、省级新产品20个。深入开展“助企翱翔”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加快“规改股、股上市”步伐,分类遴选北交所、科创板“冲刺”企业,力争上市企业2家、报审2家以上,直接融资150亿元以上、力争200亿元。
加快推进“双招双引”。调整完善产业链“链长制”和产业链招商工作机制,完成十大产业链行业协会组建,优化驻外招商队伍布点,高起点、大力度推进产业链招商,提高项目线索转化率、签约率、落地率、开工率,力争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500个,到位省外资金1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以上。整合设立10亿元的市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基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实行主要负责同志领衔领办“双招双引”重大项目制度,确保新建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招引50亿级、百亿级项目实现突破。
加快数字赋能赋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改造,遴选200家以上重点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推广工业机器人500台。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遴选标杆企业10家、示范企业20家,建成5G基站1300个以上,支持宣城“工业大脑”建成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鼎集团、捷圆电子、司尔特股份等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典型工业5G应用场景10个。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选择2—3个园区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级以上开发区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配套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全面实行开发区“标准地”制度,确保各县市区制造业供地占比50%以上,新增工业用地均按“标准地”出让。加快宣城经开区“一区一城多园”建设,招引亿元以上项目60个、新开工50个以上,力争2GW异质结等3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达产,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促进各开发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宣州精细化工、郎溪高端装备制造、广德电子电路、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泾县电机泵阀、绩溪高端机械零部件、旌德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办、一窗通办、掌上好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登记民营企业6000家、个体工商户1.6万户以上。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在开发园区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继续开展保障企业用工“八大行动”。常态化开展“金企面对面”交流,大力发展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等业务,新增贷款250亿元以上、力争300亿元。深化“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完善联系企业制度,为企业创造更好服务,大力营造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