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五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20日)

  这五年,我们统筹兼顾促共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始终把城乡建设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一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4.5%。相继建成国道104改线、淮干蚌浮段行洪区调整和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一期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交付使用新城实验学校、“二馆一中心”、城南地表水厂等重要公共服务项目。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县称号。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环境保洁全覆盖。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3个,两次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

  这五年,我们倾心尽力惠民生,人民福祉持续增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发力补齐民生短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15219户43709人,县扶贫局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空气质量连续五年三县最优,河湖水质显著改善。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0.1%和49.5%。累计投入88.5亿元,滚动实施36项民生工程,连续两年荣获省民生工程绩效奖补先进县称号。就业、教育、医疗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法治五河、平安五河建设深入实施,人民群众幸福感实现新提升。

  各位代表!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五年,我们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大疫情”“大汛情”的叠加冲击,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仗接着一仗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显著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谋划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各驻五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五河建设发展的企业家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战新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体量偏小;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均衡,二产占比较低,工业化程度不高;园区亩均产值税收不高,开发区承载能力不强;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监管不到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不快,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民生保障水平不高,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差距。此外,政府系统少数干部干事创业劲头不足,甚至存在懒政、怠政问题。我们一定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让全县人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总体思路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未来五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乘势而上、奋起直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按照县十四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描绘的宏伟蓝图,以更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昂扬奋进走好新时期的赶考路,奋力开创五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奋斗方向,以“四化同步”为发展路径,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创新兴县、开放活县、生态优县战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面开启现代化美好五河建设新征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在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力争实现“5311”总体目标,即GDP超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经济增速在全市领先、全省争先,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20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位于同类县靠前位次,将五河打造成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优选地、安徽绿色能源发展新高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大基地和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加快建设水韵独具最美皖北水乡。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实施科技攻坚,加快建设经济强的创新五河。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施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积极融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到202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高新技术企业达65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0家。稳步提升发展综合质量效益,推进三大主导产业扩容提质,打造安徽最具竞争力的纺织服装基地、最具实力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机械制造产业基地。三大主导产业规模超千亿、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三百亿,全县规上企业达300家,打造省、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二是坚定不移实施城乡融合,加快建设格局新的共进五河。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一体推进新老城区建设,完善老城区功能,重点开发城南新区和高铁新区,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到2026年,县城建成区达40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35万人、城镇化率达65%左右。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建成蚌五泗高速、五蒙高速,打造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目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236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