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聚焦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和建设“五个安徽”的目标要求,贯彻实施“六一战略”,加快推进“六区建设”,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谯城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皖北打头阵、全省争先进”,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生产总值与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200家以上、产值达4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9:42:49。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着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核心区。坚持以药立区,推动中医药“北华佗、南新安”创新发展,不断壮大中医药产业总体规模。大力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种植面积稳定在85万亩以上,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实施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创建国家级中药材农业产业示范园。加快现代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5家、亿元以上单品种10个,确保中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实施中医药“四名”工程,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药膳、花茶等产业规范发展。
——着力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坚持“四化同步”,对接“五个区块链接”,主动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用足用活省支持集聚区建设和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系列配套政策。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工程,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构建绿色、多元产业集群。加大谯城经开区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园区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生产要素保障,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强化谯城经开区与长三角发达城市园区共建合作,确保谯城经开区经营(销售)收入总量年均增长12%、突破800亿元,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着力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区。坚持提质增效,优先发展设施蔬菜、优质专用粮、畜牧、水果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牧原农牧、朝天椒规模种植项目。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每年创建市级以上蔬果标准园3个以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5个以上。落实省“158”行动计划,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推动企业集群化发展,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0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60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积极拓展长三角销售市场,建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0个以上,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180亿元。
——着力建设华夏酒城主产区。坚持做优做特,完善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高标准建设优质白酒特色产业集群,白酒产业总体规模突破50亿元。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充分发挥白酒产业优势,鼓励中小白酒企业兼并重组,努力将古井镇打造成酒企林立、酒香四溢的“名酒名镇”。大力支持白酒企业“走出去”开展对接合作,进一步扩大“金不换”“难得糊涂”等知名白酒品牌影响力。坚持优结构、延链条,探索药酒融合发展,支持华佗国药(安徽)保健酒业、方敏医药科技等企业研制开发保健酒、养生酒等附加值较高产品。
——着力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优选区。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创优谯城旅游品牌。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提升十河芍花养生小镇、古井药王村田园综合体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景区,主动融入全市文旅发展大格局,与曹操运兵道、花戏楼、林拥城、亳药花海等景区串点成线、联动发展。持续深化文化旅游年活动,不断提升桃花节、芍花节等系列活动品质。强化旅游宣传推介,提升谯城旅游知名度、影响力。依托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优势产业和“长寿之乡”国字号名片,积极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全力打造长三角著名全域旅游目的地。
——着力建设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主城区。坚持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突出抓好规划建设,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推进谯城经开区、北部新城、老城区、高铁片区及重点乡镇联动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力争2026年城镇化率达58%。加强市政、环卫、文体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养,健全“邻长制”一网共治网格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水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公路升级改造、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完成涡河航道谯城段整治和大寺货运码头项目建设,持续完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全面提升医疗、教育、养老等供给水平,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力,确保谯城在全市的首位度地位更加巩固、排头兵作用充分彰显。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做好当下,即是未来。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