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分行业制定实施发展目标、招商目录、重点项目库、骨干企业培育计划、专项政策措施五张清单。依托本土特色优势制造业,招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软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攻坚突破一批央企二、三级公司、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促进两业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聚焦家纺、电动工具、健身器材等优势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平台经济示范品牌。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元化升级,选树培育康养、育幼、家政等领域品牌企业。全力强化项目支撑,实施省市重点服务业项目100个。

  坚定做优做强建筑业。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大力度帮助建筑企业纾困解难,引导本土企业业务升级,加快向综合管廊、水利工程、大型桥梁等产业延伸,向城市更新、新基建、智慧城市等领域拓展,推动建造方式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加入商务部援外企业名单,积极与央企合作,承接国家援外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项目、重大援建项目、海外重点投资项目。

  (四)着力增强创新动能

  加快集聚科创资源。一体推进科创项目、人才、平台招引,引进科创项目120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00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700个,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0家。打造开放式社会创新模式,推进“揭榜挂帅”攻关项目20个。深化与清华大学合作,落实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清华博士生南通社会实践基地、“清华大学—南通企业家日”等合作机制。协同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

  全方位引育留用人才。大力实施“聚智攀峰”行动,优化人才政策、更新紧缺人才图谱,举办江海英才创业周等引才活动,力争新增省“双创”人才50名。用好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深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强化技能人才培育,加快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倾情服务“通才回通”“通才留通”,强化招引、留用、培育、激励举措,让各类人才在反哺家乡中成就事业、双向奔赴。

  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补齐高等教育短板,推动东南大学国际海洋学院、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合作事项落地,项目化推进与南通大学融合发展、创新协同。大力支持国际合作办学和民办教育发展。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办学模式,促进产教高效协同。

  (五)着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做精做美中心城市。深化《城市空间统筹规划研究》成果运用,加快编制市区新一轮详细规划。加速组团融合发展,建成深南路大桥、太平路大桥、东方大道南延等项目,全面提高轨交、公交、共享单车与交通枢纽衔接效率,创成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出台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技术导则,积极争取国家城中村改造试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7个、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台,新改建“通小园”30个、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空间10个;加快推进寺街、西南营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利用,统筹推动濠河周边老旧片区改造。推动南通创新区与南通开发区协同发展,加快提升功能、丰富业态、集聚人气,进一步做强城市活力新中心。以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积极争创省城市管理示范城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2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11个,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新增公共停车泊位、共享停车位各2000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化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农村人居环境千村整治”工程三年计划,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50个、评选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500个。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00个,争创省级吕四渔港经济区,打造提升休闲农业精品线路10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带动农民致富、集体增收。编制提升实用性村庄规划,深入推进村庄塑形、环境提升、绿化美化等行动,定期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星级“美丽庭院”选树,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引导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集成,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抓好重点中心镇建设和撤并镇区整治,“一镇一策”促进省级经济发达镇高质量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进一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扎实推进国家和省级涉农改革试验试点。

  (六)着力推进美丽南通建设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生活源治理,加强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管控,PM2.5平均浓度、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排名保持全省前列。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新增区域治水覆盖面积1000平方公里、农村生态河道120公里,推进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在优Ⅲ类。全域推进“无废城市”“无废园区”建设,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推进“南通之链”“缤纷百里”生态廊道建设,巩固沿江沿海生态带建设成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实施长江口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省定目标。统筹抓好长江禁渔禁采、生态岛建设等工作,稳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序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新增新能源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积极探索LNG冷能综合利用,优化提升能源循环利用效率。鼓励开展碳足迹认证和绿电溯源等工作,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及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7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