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倍道兼程、笃行实干,高质量发展的作风保障更加坚强。对党忠诚讲政治。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等专题研讨,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切实做到区委作决策有部署、政府抓落实见行动。依法行政塑形象。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92件。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区政府常务会集体学法常态长效,完善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和败诉率持续下降,成功举办苏北片区综合执法现场会。创新搭建并高效运行“云服务”平台,全年办理“12345”热线4.6万件,公开政务信息4000余条。务实高效强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从严纠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监督管理,“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政府性债务始终保持在绿色区间。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阶段工作。此外,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联、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都为云龙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台侨外事、档案、统计、退役军人事务、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首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既经历了风雨洗礼,也看到了美丽风景。这些沉甸甸的收获,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实干拼搏的结果,也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一路同行、携手奋进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城区核心功能还不完善;产业竞争优势尚不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均衡;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然存在;政府作风效能仍需加强等等。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措施,但成效还不够明显,今后将持之以恒加以解决,让成果经得起人民检验。
2024年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保持“提速竞跑”的奋斗姿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变化,更大力度迎战前行路上的风雨,再创一个激情满怀、奋勇拼搏的燃情岁月。我们要展现“二次创业”的实干风采。认真落实主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聚焦“产城人”融合方向,推动都市产业集聚交融,加速城区经济立体生长,再掀一轮创新突破、跨越发展的创业浪潮。我们要扛起“勇当头马”的责任担当。提振“敢为人先”的精气神,挺起“起而行之”的铁肩膀,积极打造更多“国字头”“省字头”亮点示范,再造一批领先领跑、出新出彩的云龙品牌。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决策部署,特别是深入落实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1356”发展战略,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高质量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行稳致远。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突破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完成市定任务。具体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强化核心功能为导向,持续推动产城融合,更高质量锻造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战略,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互促,加快打造“自循环”产业社区,形成“产城人”融合发展新格局。
深入挖掘功能性产业。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服务中心一期招商、二期建设,深入实施金融类和总部型企业“双百”招引工程,加快苏州银行、浙商证券、齐盛期货等传统金融机构进驻,强力招引信托、基金、金融租赁、金融科技等多元金融业态,加速金融“人才、机构、信息、资本”集聚,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推动徐州加入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城市,围绕资本输出、信息服务、品牌引领,以淮海金融讲坛等为抓手搭建交流平台、强化区域协同,增强金融服务中心社会影响力及辐射带动力,力争金融业增加值达100亿元;聚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充分发挥江苏银行淮海智数研究中心、江苏数字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机构的示范带动效用,围绕服务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落实落细金融支持举措、创新开发金融服务产品、健全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形成金融体系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高效配置新格局。拓展商务会展功能,发挥会展促进产业发展的高效服务作用,强化展前、展中、展后专业服务能力、信息化能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促进主办、代理、展示设计、展馆运营等全产业链发展。强化与头部展会运营商合作,引进一批标志性品牌展会,增强高端工程机械、安全应急装备等特色展会影响力,提升文博会、汽车展、家博会等消费展会丰富度,形成“以产兴会、以会赋产、产会一体”的良性格局。加大对会展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为中小型会展企业拓宽发展空间,培育一批专业化配套服务龙头企业,提升会展行业整体竞争力。放大开放平台功能,完善“三关合一”运营生态,开通9610、商业快件集货模式,落地建设综合保税仓,加快中欧班列国际运邮双向贯通,推动“邮政+顺丰”全货机航线提速出海,提升国际邮件互换局集货、运营、通关能力。放大跨境产业园吸附效应,巩固许昌发制品、连云港水晶等外贸行业基础,加快菏泽汉服等优势外贸行业集聚,全年招引外贸企业50家以上,推动邮件集散功能向淮海经济区加速覆盖。支持拓海星盘等平台深度赋能传统外贸行业,帮助东方黎明等龙头外贸企业扩大“一带一路”、RECP市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