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4日)

  确保北强首位度。坚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首”战略定位,强化业务协同、产业联动,加快推动科创量变到裂变。全面建成西湖大学,支持西湖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紫金港科技城要发挥“定盘星、压舱石、航标灯”作用,锚定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赛道,开工涂鸦等项目9个,竣工菜鸟供应链等项目10个,建设研发中心20个,建成紫金港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综合体,创建全省信创商密产业园,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全力打造一流省级开发区(园区)平台、中国新型大学第一城。三墩镇要深度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重大战略,服务好浙江大学、西湖大学,高质量推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

  扩大南启开放度。紧扣之江科创城战略定位,聚焦“路通、事通、人通”,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资源优势,加快“一湖三镇”实质性融合发展步伐,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铜鉴湖要坚持生态、文化、产业兴湖定位,加快打造青年时尚的户外休闲平台。云栖小镇要锚定全国特色小镇第一镇,发挥好云栖大会等品牌效应,打造空天地海等千亿级产业,推动双浦新区、石龙山东西协同并进,新落地优质制造业项目10个,力争产值突破80亿元。艺创小镇要锚定浙江文化产业第一镇,用好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基地、“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等国家级平台,打造艺术设计、数字视听、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创产业高地。龙坞茶镇要锚定中国第一茶镇,加快推进茶博会会议会展中心建设。转塘街道要在产业高质高效、城镇精致和谐、生活宜居宜业上作示范。双浦镇要争创未来乡村的典范、之江科创城的核心,争当“镇特、村富、民强”的标兵。

  加强中兴集聚度。突出区位、资源优势,以楼宇经济为抓手,带动全区打造税收亿元楼50幢、税收千万元楼222幢、特色楼宇10幢,楼宇空置率下降2个百分点。西溪谷要围绕科技金融、区块链等产业赛道,加快推进蚂蚁集团全球总部二期、青春宝总部建设,深化小和山科学城三年行动,力争数字经济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打造平台经济第一谷。北山街道要以首位标准提质治理,以首创底气提质经济,以首肯追求提质民生。西溪街道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实现经济富街、治理强街、民生优街。灵隐街道要把诗画灵隐、实力灵隐、幸福灵隐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翠苑街道要感恩奋进,全力打造活力城区、数字街区、品质社区,推动翠苑一区打造全国“民呼我为”第一社区。文新街道要强化空间谋新、产业复兴和治理用心,真正实现“人文日新”。古荡街道要挑大梁、当先锋、打头阵,推进西斗门区块提升改造,让经济“浩荡”、开放“坦荡”、民生“回荡”。留下街道要建好千年古镇、科学新城和国际街区,真正把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留下来。蒋村街道要在环境宜居、经济宜业、服务宜商上下功夫,以更加精耕细作的姿态争先领先。

  (四)争当城乡焕新奋进者,实现绿色宜居新跨越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完善城区功能,统筹推进城乡融合,不断深化城市治理,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典范。

  精致大气提升城市品质。坚持规划引领,启动转塘、三墩、留下国土空间总规编制,实现“三区三线”新增发展空间控规全覆盖。实施新一轮基础设施能级跃升行动,加快推进地铁四期、良祥路北延、之江路提升改造等重大交通工程,推动双浦车辆段等5个TOD开发。扎实推进之江文化中心、西溪湿地、中国美术学院等区域周边环境整治。新建河道3条,提升绿道12.1公里,打造“后亚运”高颜值城市道路样板试点7个。稳步推进“三大工程”,统筹抓好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老旧燃气管道等改造项目,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个。建设未来社区21个,创建省级未来社区10个,争创蒋村全域未来社区省级试点。

  精细高效推进城市治理。巩固亚运安保维稳成果,探索现代化警务运行模式,重拳打击涉黑恶、涉电诈、涉众涉稳等重点领域犯罪。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存量、重大安全风险企业数下降10%。加快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实现达标率100%。全面启用西湖城市管理在线平台,实现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开展学生交通安全提升、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少停少等、消红消黄、降紫降红”三大行动,持续筑牢城市交通安全。扎实推进基层治理“141”体系迭代升级,提升“小脑+手脚”治理效能,迭代升级“民呼我为·西湖码”,深化共享法庭、检察e站建设,创建“枫桥式”站所,推广三型社区、五社联动有效经验,用好居民议事会、民生议事堂等载体,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精益求精打造未来乡村。深化“千万工程”,创建省级和美乡村7个、省级未来乡村3个、市级未来乡村2个。十分关注双浦、龙坞、双桥区块城乡二元差距,推动双浦乡镇级总规编制及沿江村庄规划编制,发挥灵山片区详细规划带动作用,把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创建省级未来农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坚持“三茶统筹”,办好“一节两会”,不断提升西湖龙井品牌价值,全面复兴九曲红梅,打响西湖茶韵品牌。增强艺术村长辐射力,力争四分之一行政村实现乡村运营。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

  精耕细作呵护美丽生态。坚持五水共治,持续深化河长制,大力推进入河入湖排口排查溯源整治,高位推动创建全域幸福河湖,加快建设海塘安澜工程,力争再夺“大禹鼎”。深化城市湿地跨区域一体化保护管理机制,建成国际重要湿地大数据中心试点。落实落细工地扬尘全过程监管,疏堵结合推进秸秆露天焚烧管控,PM2.5平均浓度排名保持主城区首位。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宁静小区试点10个。

  (五)争当文化自信奋进者,实现开放包容新跨越

  用好“两个结合”重要法宝,赓续历史文脉,打响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认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31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