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3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水平;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项目攻坚突破,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引资源头工程、首位工程、长期工程不动摇,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加强与央企、各类500强、实力民企、头部基金的对接合作;秉承“抓大不放小”理念,积极引进科技型创新型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5个、增长13.3%,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全年新开工产业项目65个、增长18.2%,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00亿元、增长25%。健全招商项目协同尽调、风险评估、履约监管联动机制,切实以高品质项目促高质量发展。

  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1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4.5亿元。建成投产海螺环境科技环保低阻滤料等6个项目,加快华能杨圩二期30MW光伏等23个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钰坤再生铜锭等18个项目。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横港工业集聚区报批土地1000亩、林地225亩;光电信息产业园完成供地500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20亩;争取专项债券资金4亿元。

  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坚持“三生融合”,更大力度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拓展园区发展新空间,完成经开区向江北调区,与市交投集团江北港区规划建设配合联动,推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道路等工程前期工作,适时做好江北港新区起步区单元控规、成片开发方案报批、土地征收等工作。持续完善园区配套功能设施,七甲里路二期、横港工业集聚区道路一期等工程竣工投用,杆线迁移、雨污水工程、供水工程等9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2.2万平方米、人才公寓150套。加快“智慧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园区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力争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

  (二)致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壮大工业经济。坚定工业立区不动摇,以求新不厌旧的系统思维,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海螺3、4号水泥熟料线脱硝、富鑫余热利用和节能减排、金磊980万吨灰岩3、4号平台及钙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新开工海螺矿山设备智能化等项目,大力支持皖能开展柔性制氢、氨能利用技术攻关,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锻造新兴产业特色优势。光电信息产业聚焦育龙头、延链条,助力中科弘泰、中鑫汇能、葆特新材料、海国科技等企业满产达产,打造“亿元企业俱乐部”;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新开工东勤音圈马达等项目,紧盯中科启航PSP掌机等项目签约落地,加速形成“模具、注塑、元器件、模组、整机”全产业链。新材料产业聚焦多元化、特色化,支持纳洛米特优化加快抢占国内高端金属粉体材料市场;加速发展铜基、铝基新材料产业,建成投产海创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开工建设长湖新材料铜合金棒线、奥坤铝合金轮毂、海能高端工业铝基新材料等项目,新签约瑞亿环保再生金属新材料等项目。新能源产业聚焦引强企、塑优势,力争大谷岭抽水蓄能电站纳入上位规划,加快周潭、安铜办、望风等百兆瓦级风电场项目落地,强化与央企合作,谋划实施压缩空气储能、分布式风电项目;建成中车储能电池PACK生产等项目,开工建设国轩控股锂电池综合利用及PACK产业化项目,确保上海蔚赫新能源汽车智能仿真检测设备生产基地、浙奥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储能设备制造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

  育强建筑产业。实施建筑业企业培育计划,加大区内建筑业企业定期联系和服务指导力度。指导帮扶满足条件的企业加速提升资质等级、拓展资质种类。支持企业深耕本地、抱团外拓,提高企业在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市场开拓能力。积极引进建筑业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全年建筑业产值增长10%,建安投资增长15%。

  做优第三产业。巩固商贸领先优势,加大六国生态、港航集团、灵通金诚等重点企业帮扶力度,积极开展入限企业培育。

  支持物流业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与市交投集团、港务公司的对接合作,加快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江北港联运一期尽快开工。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启动建设桥南新能源汽车集散基地,构建新能源汽车销售及后市场体系,推进汐有现代物流园三期招商运营、加快四期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新型消费。保持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加快铜都桃花源项目进展,实施鹊江浔悦府项目,做好蓝城陶然里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成运营锦江“非繁•城品”酒店、周潭大山星空露营地等项目;支持乡镇办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全力发展乡村旅游;精心办好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

  (三)致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构建深层次改革格局。深化园区“管委会+公司”改革,建立更科学、更具激励作用的考核体系,努力实现晋位升级。落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持续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资本效益、增加现金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强化绩效考核。全面推广“即收直办”模式,挂牌成立市医保管理服务中心郊区分中心,提升基层医保经办服务质效。深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探索试行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持续做好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试点工作。

  增强各领域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梯次培育优质企业,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宏泽智能、鸿崎电子等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专项行动,企业研发投入增长8%;加强与吉林大学、中科院皖江中心等高校院所合作,培育高质量孵化器1处,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深化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开展“人才郊区行”活动,力争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2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