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0%、7.0%,力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中上游位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不断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
全面实施“8810”行动计划13。打造8条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8个优势明显、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加快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发展壮大一批链主企业、领航企业和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实施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装备和产品更新换代,不断扩大产能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高效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探索重点产业链“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和“产业链+链主企业+X”运作机制。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梯次建设行动,重点在电子信息、航空、汽车及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丰富壮大研发设计、检测认证、法务咨询、知识产权、会计审计、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融合、价值共造。
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推动形成以红谷滩九龙湖区域为核心,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小蓝经开区为支撑的“一核三基地”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示范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深入实施“万企上云上平台”14工程。加快电子元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VR产业暨元宇宙博览会等品牌优势,建设世界级VR中心。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数字产业能级提升,打造数字经济强市。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入实施产业创新能力升级行动,高标准推进未来科学城、瑶湖科学岛、南昌实验室、江西创新馆建设,争取更多研发中心、实验室纳入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创新协同,加强与G60科创走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科创合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鼓励企业建立和扩大研发队伍,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项目。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创新人才引育集聚工程,持续做好每年吸引10万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工作。推进豫章师范学院、南昌技师学院、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新建、扩建,加快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建设,培养一批符合产业需求、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人才。着力完善以创新价值、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的良好局面。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力度。打造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升级版,持续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企业落户南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8810”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关键领域的民营企业。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开展“资本聚洪城”系列活动,实施北交所上市“黑马计划”15,力争全年新增3家以上上市公司。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满足企业全领域、深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二)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坚定不移扩消费、强投资、优供给,不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抢抓积极的财政政策机遇,紧密衔接国债增发以及专项债发行,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平急两用”16、城中村改造、地下管网、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领域,高起点谋划一批新项目、好项目。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紧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央企等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资本招商。强化重大项目一体化联动推进,推动华为江西总部、维科钠离子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志博信5G通讯电路板生产基地、南昌县百亿零碳产业园等一批超50亿元重大重点项目开工投产,实现工作量、投资量、实物量“三量齐增”。
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持续完善“一江两岸”核心商圈网点布局,优化升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大型商超等消费载体,积极发展“四首”17经济,促进零售、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延长和丰富“吃住行购”链条,提升线下消费热度。大力提振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深入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加快发展体验消费、健康消费、数字消费等新模式,催生更多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假日经济、楼宇经济热点,积极培育文旅、赛事、会展、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高标准谋划举办2024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南昌马拉松、迎春烟花晚会、八一广场升旗仪式、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活动,积极申办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规划建设南昌国际会展中心,促进“文体旅商”一体融合发展,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集聚。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促进“两个健康”,全面落实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及省委省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6条”,学习借鉴“晋江经验”18,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制定系列政策措施,增强经营主体信心和底气。持续做好我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围绕企业发展所需制定相应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深化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城市老旧资源。开展质量强市、质量强企建设,培育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进一步完善涉企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健全完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一支数量众多、素质优良的新时代企业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