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2月25日)

  各位代表!这一年,全区党群干部同心同向、奋楫笃行,经受了一场场考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办成了一件件实事,全区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态势已经形成,广大干部群众对转型重构、再创辉煌充满信心,这是我们奋进未来的最大优势,更是我们砥砺前行的最大底气!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深入实践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指引、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市驻区单位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凌河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支撑力不足,工业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稳增长压力较大,消费市场恢复缓慢,优质的大项目、大企业不多,对标更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三是民生发展欠账仍然很大,教育、医疗、养老、环境整治、城市建设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不少差距;四是个别干部责任意识和争先劲头还不够,斗争本领不强,实干能力不足,懒政、怠政、庸政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行政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冲刺之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重大!

  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省委打造新时代“六地”的重要部署和市委“136921”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两城三区五中心”建设,以更强的经济外向度,更高的产业集聚度,更优的城市功能度,更大的群众满意度,高质量建设更具影响力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区和辽西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以超常规举措奋力冲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高标准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凌河答卷。

  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6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亿元,增长10%;进出口总额完成1.56亿元,增长10%;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完成38.7亿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40万美元;新增就业人数完成3800人,增长2.7%;市场主体净增5000户,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实现这些目标,要抓住机遇,用足用好有利条件,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五个中心建设,提升核心城区竞争力

  坚定“工业立区、商贸活区、新业态强区”,全力建设“五个中心”,大力发展“五型经济”,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

  建设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中心。狠抓存量倍增、增量拉动,推动中电彩虹、武汉慧联无限等首批入驻智谷的15家企业年内投产,加快上海先导集团车载半导体项目落地,推动中宏凯意、拓邦鸿基、锦州亿安等3家半导体关联企业迁入希尔达厂区。充分挖掘中科环保、双和电器等电子电气类产业潜能,推动凯美能源“18650”硅基锂电池项目投产、达产,加快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落地投产。依托现有半导体、电容器、机电制造产业基础,连接电子元器件、终端制造等细分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条。2024年,规上企业达到15户,推动第二产业占比提升至17%。

  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优化“金廊银带”商业布局。推进东联路体验式商业综合体和城东CBD项目落地开工。培育松坡路汽车销售集聚区,建设城东商贸热点区域,与智谷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城东产业新城。推进碧乐城竣工运营,有序盘活茂业、百脑汇底商,支持千盛、大商百货向智能化、多样化转型,扩大城市商圈规模。以华复新经济产业园“514”目标开创总部型园区发展模式。以深圳蓝微、蓝鲸网络等跨境电商企业和贸易运输结算业务为引领,积极融入通道经济。全年新增商贸总部企业2家,出口企业达到25家,跨境电商企业突破60家,打造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1个,规模电子商务企业达到100家,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35亿元。

  建设区域文旅中心。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嘉年华”“辽沈趣课堂”等专题研学社教活动,打造“英雄城市”红色品牌。发挥“一山两河”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生态度假旅游岛”“紫荆洞天”等旅游项目,积极融入城北旅游带工程。推进东湖和紫荆山体育公园建设,以登山、攀岩等运动和赛事打造体育健康游品牌。深度挖掘非遗文化和古玩交易历史印记,建设全国古玩集散中心。提升美食飘香品牌,升级凌河夜市、南阳路美食街,推动“闻香知锦绣、烟火抚人心”旅游地标形象建设。全年引进豪华品牌酒店1个,品牌连锁酒店达到12家,域内宾馆酒店床位总量突破1万张,旅游文创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旅游业年收入25亿元。

  建设区域科教中心。支持凯美能源等骨干企业科技创新,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产业链延伸。加快建立“小升高、高变强”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强化产学研合作,搭建园区入驻企业与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合作平台,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化校地企联动,用好本地9所高校在校师生、各类科研院所、众多科创主体资源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年内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雏鹰”“瞪羚”企业达到8家,建设10个重点实验室,5个中试基地,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亿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95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