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领导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数字化改革,建立以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为核心的大工业管理体系。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生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制度性、政策性障碍问题,全力推进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落地、重大体制创新,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工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水平。
(二)强化考核评价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迭代升级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分区共竞考核办法,并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对标“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目标、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制订责任清单,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和统计监测制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各类智库、行业协会等在制造业发展中的指导和服务作用。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及时修订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三)加大政策支持
畅通与国家、省级部门沟通渠道,全力争取更多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用好用活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山海协作“飞地”等有利政策,尽可能更多项目纳入省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尽可能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梳理整合制定工业新政,形成大工业政策体系,并建立完善网上政策申报兑付系统。
(四)强化要素保障
围绕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和基础条件建设,加强产业资金、人才、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保障,推进生态工业迈向中高端。严格落实工业用地保障,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重大产业类项目用地指标需求,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后形成的用地空间优先用于工业项目,鼓励采取土地弹性年期出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创新投融资新机制,深化融资畅通工程,力争制造业贷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加快丽水市高质量绿色发展产业基金、数字经济产业主题基金投资运作,做强丽水水街基金产业园生态圈,鼓励各地成立工业投资公司,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一体化体系建设,提高制造业直接融资比重。启动碳中和战略研究,完成全市域碳汇潜力调查,探索创新能源差别化配置改革和开展碳交易实践,积极争取能源发展空间支撑。健全产业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产业人才生活服务配套、子女教育、职称评审、住房医疗保障,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为工业发展强化人才支撑。
(五)营造浓厚氛围
定期召开全市生态工业发展大会,宣贯全市生态工业发展的战略取向和年度重大举措,表彰和奖励一批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发挥工业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注重加强正面典型的宣传和报道,及时宣传发展生态工业中的成功做法和优秀典型,为发展生态工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