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市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所在。我们将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企业高点扩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工业转型。推动吉林油田公司绿色发展。推进吉林油田CCUS、勘探增储、130万千瓦风光发电等项目建设,助力吉林油田由“一油独大”向石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转变,力争油气产量当量达到500万吨、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185万千瓦。推动头部企业提质增效。促进十大规模企业、十大纳税企业和百户重点规上工业企业稳产增产,力争头部企业贡献率超过70%。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指导,培育“种子”企业100户,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0户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落实《关于推进民营(中小微企业)企业发展若干规定》,健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加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精准帮扶,解决资金、用工、用地、市场等方面困难,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元气、焕发活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健运行。落实市县领导包保机制,帮助企业降成本、保要素、扩市场,新增十亿级以上企业2户、规上工业企业15户,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油与非油产值比例优化为35∶65。
加快服务业升级。大力发展新旅游。推动查干湖旅游升级,办好“冬捕经济带”系列活动和生态旅游论坛,成功创建5A级景区,持续擦亮“金字招牌”。促进全域旅游开发,开复工长岭航空飞行营地、乾安大布苏泥林景区提升等旅游项目10个。谋划实施“农家乐”“民家乐”项目,建设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一日游”精品线路20条。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7%和22%。大力发展新电商。围绕建基地、强物流、引人才,开复工嘉吉电商科技孵化园等新电商项目2个。巩固扶余市、长岭县、乾安县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创建成果,拓展快递业务,力争网络零售额增长10%。大力发展新消费。适时发放消费券,推动商贸百货业快速复苏,撬动大宗商品消费。做强商圈经济,在江南、江北各打造一条特色街区。整合粮食、蔬菜、二手车交易等专业化大市场5个。
加快开发区建设。抓规划编制。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多规合一”原则,编制完善各开发区空间、产业等规划,引领未来发展。抓改革创新。推进经开区“管委会+公司”运营改革试点。打通干部交流渠道,实行全员聘任制和“1+1+1”岗位薪酬制,为开发区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借鉴。抓基础设施。加快经开区中水利用等24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达到“七通一平”。抓招商引资。围绕重点产业链,锁定重点企业、高科技企业,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资,确保国家级开发区至少引进2个10亿元以上项目,省级开发区至少引进5个亿元以上项目。抓考核评价。围绕综合考评体系,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开区在国家级开发区考核中位次提升,7个省级开发区位次整体前移。
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政务环境。推广“企业宁静日”,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推进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在村屯按需上线应用,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持续改善商务环境。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发挥科技、孵化、园区等平台作用,畅通要素在企业间、产业间流通渠道,实现企业抱团发展。持续改善市场环境。持续开展“走遍松原”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开展银企保对接活动,实现域内金融机构对企贷款增长8%。持续改善法治环境。强化对企法律服务,开展企业“法治体检”500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扩大宽执法范畴,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持续改善社会环境。围绕“创城”12项否决硬指标、8项具体评审指标、3项附加指标,加快信用城市创建,实现全国信用示范城市授牌。
(六)在城乡建管上实现新提升。加快城乡建设是打造美丽松原的重要路径。我们将以争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为目标,以“海绵城市”为核心,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打造一个大气豪放、通透疏朗、生态和谐的宜居环境。着力完善规划体系。完成全域国土空间规划修编。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一江两岸”城市设计、“绿水长廊”等规划编制,启动编制中心城区88.4平方公里控详规等专项规划。完成所有乡镇和行政村规划编制。着力完善功能体系。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248个,年度完成投资39.5亿元。加快“一江两岸”开发。启动实施“一江两岸”13项工程,建设沿江步道,完善配套设施,让“一江两岸”更靓丽,打造松原城市“新地标”。绿化美化乌兰大街等街路20条,完成沿江路等57条街路栽植补植,升级改造儿童公园等35个公园广场,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大道、金色大路,让“花满街、树满城”,城市更宜居、人民更幸福。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吉林油田矿区27公里供水管网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安全饮水”全覆盖。推进锦江大街、哈达大街雨水管线和乌兰泵站、沿江泵站“两线
两站”改造,解决城区内涝问题。提升承载能力。保障燃气供应。新建市城区燃气中压管网3公里,完成“阀管灶”改造5.9万户。加强供暖服务。启动中心城区热电清洁能源联网工程,推进热电机组项目建设,实现中心城区热电联产全覆盖。完善交通体系。建设扶余大路等主次干路11条、改造文隆胡同等巷路30条,打通铂金路等“断头路”“掐腰路”6条。完成松原机场道口工程。推动国道G203绥沈公路肇源至松原段松花江特大桥主桥合拢。开工建设国道G302北段50公里路面改造工程。推进松原绕越线项目前期工作。改善居住环境。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着眼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序推进商品房开发。改造嘉德时代、宁江湾二期等棚户区7处、滨江花园等老旧小区89个。加快乡村振兴。新建、改造农村道路800公里,绿化村屯320个,改造农村厕所6000座,创建121个“千村示范”省级示范村和15个“百村提升”样板村,打造干净人家3万户。着力完善管理体系。深入开展“五项攻坚”行动,启动物业治理三年行动。加强动静态交通管理,新建二级水冲公厕40座,改建垃圾转运站25座,推动中心城区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加快全国文明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进程。指导扶余市、乾安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