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工程。以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总抓手,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行政管理、社会治理和市场监管体系。强化营商环境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招商引资政策不兑现、合作协议不履行、账款支付不到位等问题,新官必须理旧账。推行个人信用积分管理,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实施市场主体助力提升工程。打造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平台,推动国省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落实到各类市场主体,充分释放减负纾困政策红利。强化“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功能,完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扩大重点领域长期信贷投放规模,加力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对实体经济合理让利等惠企政策。做实企业产业链包联服务,建立解决问题“绿色通道”,浓厚重商、安商、暖商氛围。开展“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年”活动,充分信任依靠尊重民营企业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建民营经济友好型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号改革工程”,我们一定要打响全市攻坚战,加快促进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五)持续加力科教人才资源集聚,构建加快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
营造优良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机制,出台科技激励政策,建立研发基地20个,承担重点研发项目20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大力支持驻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实现科研成果本地转移转化,高标准建设环佳木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集中打造“两中心”“三园区”“四平台”。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深化“柔性引才”模式,推进“带土移植”工作,大力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高端科研团队、项目经理和技术经纪人。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以“一核双园四区多点”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园晋级,新引进国内人力资源头部企业10户,争创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实现产值、效益“双跃升”。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助力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职业院校“双高”“双优”计划,对接重点产业和市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立省级创意设计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推进与中国保信集团合作建设“中俄职教城”,叫响技工品牌。着力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实质性联合体,提升合作的整体效能。支持佳木斯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联合办学落地佳木斯。支持黑龙江林业卫生学校主校区扩建,扩大口腔工艺、口腔护理等学科专业办学规模,支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十四五”期间招生“倍增”计划,支持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深化龙粤职业教育合作,推进佳木斯职教集团“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创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市校合作,面向全国引进创新资源和人才团队,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0家。以争创佳木斯国家高新区为牵动,强化市工研院等平台支撑。更好发挥孵化器、众创空间作用,打通创新技术到产业应用 “最后一公里”。实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力争转化80项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2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5%以上。
发挥农高区带动作用。围绕“四区三高地”定位,全力推动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提速,三年内形成水稻全产业链发展的“金字塔尖”、黑土地现代农业标杆的“金字招牌”。高起点建设农高区科创中心,招引有研发实力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入驻。高水平创办农高区期刊和网站,推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建成3个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创新平台。高效能推进农高区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行“三化三制”,实现产投公司成立运营。
创新处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们一定要强化前瞻性布局,加快建设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教人才高地。
(六)持续加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加快高质量发展承载功能
高起点规划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建设,实施“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定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规划,开展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加大公共服务、绿地休闲场所等更新改造力度,植入历史文化符号,推进“三江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对人才、资本、创新等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功能。
建设宜居城市。拉伸路网骨架,优化路网结构,推进联盟路、中华路、万新街、滨江路续建,开工红霞路、育林路、新发街等路桥工程,稳步实施市政道路维修工程,整治提升街巷道路出行条件。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工作,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具有城市亮点的特色街区。加快城市公园“换装升级”,实施沿江公园亮化升级改造工程,让最美夜色带给市民更多精神享受和生活获得感。深入推进城市水系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绘就“衔山拥江,山水共融”的美丽画卷,打造北国生态江城。
建设韧性城市。加快推进“三供三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燃气、供水、排水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力度,保障管网安全稳定运行,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供热热源建设,新建1台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项目,提升供热保障能力,让居民住上暖屋子。加大雨污分流力度,缓解城市内涝,提升城市易涝区、积水点等重点区域灾害防御能力,促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让城市经得起压力和考验,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