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面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绿色优势日益凸显。持续巩固生态保护成效。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8个完成销号、7个达到序时进度。秸秆全域全面禁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3天。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整改河流岸线问题13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3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7.8%,水生态得到有效治理。落实农业“三减”45万亩,新建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仓214个,植树造林1.15万亩,土壤环境持续改善。
我们慎终如始守牢风险底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持“两个至上”,统筹抓好风险和安全两件大事。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加大投入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和医疗救治能力,既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也保障了正常生产生活,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先后13批医护、物资支援兄弟县市,彰显了克山无私担当的奉献情怀。持续加强防灾减灾、食药品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百日攻坚战,一般性事故较上年下降23%以上,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我们矢志不渝强化自身建设,政府效能不断增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运用“四个体系”推动工作落实,干部为民、务实、时效意识进一步增强。“八五”普法全面推进,加快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合法性审查制度全面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结人大建议69件、政协提案90件。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加强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全面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
此外,人防、物价、双拥共建、机关事务、市场监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精诚团结、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克山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亟待优化,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稳增长缺乏强劲支撑。二是财税收入结构不优,缺乏持续稳定税源,收支矛盾突出。三是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四是营商环境急需优化,为民为企服务举措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五是一些部门和干部担当意识、创新意识仍需加强,工作时效标准和精细程度仍需提升。对此,我们不遮掩、不回避、不懈怠,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我们厚积薄发、奋力赶超的攻坚之年。尽管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道路存在困难挑战,但我们也将在发展现代农业、完善产业体系等领域迎来一系列重大机遇。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省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壮大立县兴县特色主导产业,政策红利将加速释放,为我们补齐短板、扩大优势提供有利契机。二是我县“4+2+2”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催生了经济发展新动能,新能源、包装印刷产业在全市率先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支撑。三是经历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等大考大战的锤炼洗礼,我们健全了高效的落实体系,锻炼了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这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底气。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奋勇拼搏,持之以恒把重大事项毫不动摇地抓实抓好,克山发展就能够再上新台阶、再展新辉煌!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市全会和县委十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聚焦落实县委“六个新突破”,持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社会治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克山新征程。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1%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左右。
2023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聚焦建强基础、长远谋划,持续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厚重的基础优势,投入更多力量发展“四个农业”,奋力推动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将保障粮食安全与发展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推进“田长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16亿斤以上。巩固提升高标准农田建管成效,新建高标准农田8万亩、提升改造4万亩。充分发挥农业名片效应,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28个,省级菜园示范村10个。鼓励发展绿色种植,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00万亩,新认证绿色食品标识3个。
推动大垄规模经营。持续推动粮食种植由分散式向集约式转变,为发展“四个农业”奠定基础。鼓励村党组织引领、村集体领办创办合作社,全面实行整村推进,将政策补贴向大垄规模经营倾斜,不断加快大垄改造步伐,培育市级大垄适度规模经营示范村10个、县级18个,面积增加20%以上,更新大型农机具480台套。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带动土地托管经营面积41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