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推动“三农”工作加快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充分释放“天下第一粮仓”发展优势,围绕“粮产、粮贸、粮食”,抓好一产升级和三产融合,统筹乡村建设和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在全省乡村振兴中当先锋、站排头。
提升粮食生产,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全面落实“田长制”,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565.1万亩,大力推进“引松济卡”“引松入五”等水利工程,实施灌区现代农业节水改造工程,落实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10万亩,开展保护性耕作300万亩,集成推广水田秸秆全量还田、水肥一体化、条耕等先进技术,在新建高标准农田27万亩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智慧高效的高标准旱田和水田示范区,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基地,推动全市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国家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农机产业园,打造农业动力中心,提升全市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为粮食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壮大乡村产业,增强乡村振兴动能。做大棚膜产业,抓好八号镇北沟村三产融合示范园区、榆树市西红柿三产融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沿102线、黑大线、铁科线等交通干线两侧,着力打造5条棚膜蔬菜产业带。深化与山东寿光的合作,共同建设占地面积250亩的智慧农业产业园,打造种苗繁育推广、科技创新示范、产业融合发展“三高地”。做强肉牛产业,加快推进“肉牛小镇”建设,全面落实“一核四园多基地”规划,打造15个肉牛养殖专业大村,建设肉牛屠宰深加工项目,加快汉夏黄牛交易市场提质升级,推进“肉牛小镇+蚯蚓工厂”模式,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以运营肉牛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引领,实现服务“七统一”,促进2023年末肉牛发展到40万头以上。
加快乡村建设,扮靓乡村振兴底色。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提升行动,完善村屯垃圾收转运处置、畜禽粪污治理、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三项机制”,继续实施红黑榜制度,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7.94万亩,创建“干净人家”6300户,打造环境整治样板村、样板屯,带动区域净化、绿化、美化全面提升。全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重点改善农村路网,采取多种融资模式,新改建农村道路638公里,养护及大中修农村道路480公里,三年时间将严重破损路面全部维修或新建,让群众走上畅通路、舒心路。同步推进电力、通信“双网”改造提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着重从产业发展层面,提升弓棚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水平,重点打造市区到八号镇、到五棵树镇2条示范带,改善提升市区到秀水镇沿线环境,新打造41个“千村示范”创建村和6个“百村提升”创建村,带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步入“快车道”。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加快推进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工作,着力建立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中心,打造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信息、科技等统一服务平台,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0个,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争取全国集体土地入市试点,推进弓棚镇水泉村、五棵树镇进步村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集体土地入市。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接续开展拆旧面积400公顷,盘活土地资源,保障乡村产业发展。新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范农村集体产权进入省统一平台交易,加快推进“三变”改革,丰富“三权”有效实现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提升”。
(二)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崛起,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开新局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抓项目、强实体、壮产业,推动全市经济“质”“量”齐升。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积极解决二产占比低、工业盘子小的问题,全面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持续开展规上企业大走访活动,加大对中粮、正大食品、吉林生物能源、灿盛生化、通威饲料等重点企业服务力度,及时破解突出问题,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扩大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和产值。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进行装备更新、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开展产销对接,发展联合采购、网络直销等新模式,有效应对成本上升、需求转弱、市场低迷等问题,推动生产质量效益“双提升”。持续实施小微企业升级行动,加大工业企业入规升级包保服务,重点培育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型企业,年度计划实现入规企业2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长春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壮大工业经济底盘。
全力推进商贸服务复苏升级。持续壮大县域商贸,优化“五大商圈”“六大商业街区”服务环境,推动天悦城、凯购城等新兴商贸综合体融合发展,加快365现代生活馆、百货大楼、榆树大厦等“老字号”提档升级,支持新老商圈开发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完成263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建设,实现农村电商与特色产业互融互通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升级改造1个县级物流中心、7个乡镇物流站点和13个乡镇大中型超市,加快心声活等商贸企业农村连锁便利店建设,推进弓棚现代化物流集散地、冷链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带动城乡商贸壮大升级。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布局健康养老、教育培训、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让群众享有“家门口的美好生活”。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规模上,继续聚焦“双七十”阶段性目标,快步向“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超70个、年度固投总额超70亿元”迈进。载体上,继续抓好“五大平台”建设,提升水电气热等承载能力,积极打造特色园、园中园,为引进项目铺好路、搭好台。方式上,引入赛马机制,强化招商项目信息库建设,完善项目招引收益分配和考核激励,聚焦主导产业、优势资源精准发力,重点跟进中粮集团等优质企业,积极引进财税贡献大、产业带动强的立市项目,2023年签约项目不少于30个,协议引资额度不少于200亿元。资金上,坚持多措并举,对接国家和省市政策机遇,全力争取中央和省市预算内投资资金、奖补资金、扶持资金。进一步深化与第三方咨询公司战略合作,聚焦生态、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谋划申报一般债券项目12个、专项债券项目11个。用好用活社会资本,规范实施“PPP”模式融资,保障农村道路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及时破解招商引资难题,不断吸引企业资金投入榆树。机制上,完善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项目落地效能提升专项攻坚行动,建立重点项目推进表,严格落实项目“四督四保”,全面提高项目“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