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14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2月14日在朝阳市龙城区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大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抗击疫情中奉献担当,在振兴发展中攻坚克难,在民生保障中尽心竭力,经受住了疫情防控的考验,克服了复杂环境的挑战,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受国家留抵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及钢铁行业价格下降影响,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实现8.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

  (一)高质量谱写民生保障新篇章,社会事业迈出坚实步伐

  社会保障殷实惠民。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新建就业创业扶贫载体6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3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700人,零就业家庭持续保持动态为零。维修改造4所公办养老院,建成龙泉街道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发放养老等各类保险、低保等困难救助、退役军人抚恤等资金2.52亿元,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投资1.8亿元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6900户。棚户区改造新开工600套,350户居民喜迁新居。向阳社区集中供热工程全线完工,4200户居民温暖过冬。认真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为112名农民工追回欠薪446.2万元。成功为24933户居民化解“办证难”问题,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积极打造龙城“教育强区”品牌,教育投入1.96亿元,较上年增长5.3%,第一实验小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招生,市一中联盟西校区及3所农村小学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黄金店等4所小学撤并整合,全区教育教学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变。全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公办改革,城乡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充实基层卫生服务力量,公共应急能力显著提升。成功举办“古韵龙城·化石之都”首届文化艺术节,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50余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广场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小评戏《钱大发入党》荣获辽宁省第十七届群星奖金奖。龙城籍运动健儿孙永杰夺得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冠军。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创新社会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新模式,全面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龙城行”活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不断加强冶金工贸、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防灾减灾能力、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集中开展“国家重复访治理”“万件化访”等攻坚行动,全区信访量大幅下降,重点矛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维稳安保任务。

  疫情防控精准有效。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健全扁平化指挥、智慧化防控、网格化管理等防控体系,完善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压实“四方责任”,组建采样、消杀、流调、转运等专业化应急处置队伍,持续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6+N”能力建设,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赢得人民群众好评赞许。

  (二)高质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农业农村实现稳步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如期竣工,为沿线4个镇街、25个行政村开辟了一条景观路、文明路、致富路。新建“一事一议”农村道路33.5公里,维修改造道路36.1公里、桥梁6座,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农村改厕问题整改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群众整洁意识明显提升,“擦亮龙城”深入民心、深得民意。八棱观等7个行政村入选省级美丽宜居村创建名单。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优化“23551”模式,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携手工商资本下乡,实施红托竹荪智能化种植、文冠果深加工等产业致富项目51个,安置已脱贫劳动力600人,扶持脱贫人口3574户、6947人。深入推行“1233”扶贫资产管理模式,1.32亿元扶贫资产完成确权移交,带动脱贫人口户均增收3755元。改造危房159户,维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处,发放助学资金520万元。脱贫人口年收入达1.37万元,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农业生产基础有效夯实。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3万亩,特色农业产业面积达到6万亩,粮食总产量突破2.3亿斤,较上年增加0.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富有龙城特色的蛋奶、蔬菜、菌菇、水果等农副产品畅销全国。深入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流转土地7.8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67户,区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48家。联合镇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海龙街道饮马池村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增加值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11.2%。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412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