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工业集群优化升级。围绕农产品深加工,规划建设肉牛产业区和白鹅产业园,加快推进皓月肉牛养殖及屠宰加工、白翎高端羽绒制品及肉鹅养殖屠宰加工等项目落地。推动北融食品4万吨肉鸡调理品生产、昌瑞畜牧10万吨有机肥生产等项目投产。围绕装备制造,加快瑞丰重工、通用机械等企业新产品研发,引进下游配套企业进驻开发区,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为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打好基础。围绕钼矿石开采及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天池钼业日处理2.5万吨钼矿石、兖州中材1500万吨砂石骨料生产等项目投产,加快吉辉钼业扩能改造项目建设。围绕黑花岗岩开采加工产业集群,促进皇辉公司黑花岗岩板材加工项目年内投产,新建生产加工线1条,年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围绕特色种植及深加工产业集群,鼓励济邦药业、圣基实业上新项目,推进参美堂健康饮品和浙江东日糖尿病人健康食品生产等项目开工建设。通过“公司+基地”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健康产业规模。
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做优做大商贸服务业。深入挖掘消费潜力,组织金亿、红四方等商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全年策划启动“消费券助销”活动2场以上。推动华生电器等3户企业升限入库。培育壮大新兴业态。打造金福路、财富东街“夜经济”示范街。开发肉牛产业区和白鹅产业园工业旅游功能,建设展示直销店。支持企业开展自营电商业务,培育更多“刘佳宁式”网销红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启动“驿路舒兰”项目,加快法特湿地公园等景区建设。搭起与省作协和影视机构合作之桥,宣讲舒兰故事,提升旅游功能和吸引力。编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打造老黑沟遗址、珠琦军事会议遗址等红色旅游景点。启动“二合雪乡”国际野雪滑雪公园建设,开发野奢酒店、滑雪场、精品民宿等16个旅游项目。以青松省级森林公园为重点,选择优势企业合作开发,更好建设东部生态旅游区。全年力争接待游客65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9亿元以上。
(三)全力以赴抓示范、固基础,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农业农村“双百双推”行动。通过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打造、公司化运行等手段,实现农业规模升级、品质升级、效益升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面推行“田长制”,实现“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实施呼兰河、细鳞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9.7万公顷。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扩大优质农产品种植规模,实现有机杂粮、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订单化、商品化。有机杂粮种植面积达到300亩以上。新增林下经济面积5900亩以上。新建温室大棚100亩。扩大畜禽养殖规模。持续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扩大以皓月为重点的养殖基地规模,加快博飞牲畜交易中心二期建设,肉牛年饲养量突破50万头。出台白鹅养殖扶持政策,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养殖模式,建设培育一批种鹅和商品鹅养殖基地,白鹅当年饲养量达到300万只以上。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公顷以上。新培育吉林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户、示范家庭农场15个以上。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利用“雪龙号”影响力、“囍源吉品”企业推动力、“丰收节”节庆活动渲染力,持续宣传“舒兰大米”品牌。积极推动白翎鹅绒、金马糯米、三稻粱杂粮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年内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3个以上。加大“白翎鹅绒”品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舒兰产鹅绒,舒兰能产世界上最好的鹅绒,以此吸引投资,发展壮大白鹅产业。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对照“九有六无”标准,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2个。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七边”环境卫生治理行动,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新建农村公路128公里,建设“四好农村路”152公里,让更多农民享受“致富路”带来的便捷和实惠。实施“路田分离”“路宅分离”237公里,绿化公路320公里,美化公路100公里,实现农村公路林荫化、生态化、景观化。建设村屯休闲绿地85处,打造绿化示范乡(镇)8个,新增绿化示范村屯60个、达标村屯62个。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落实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排查,严格落实危房改造等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县级监管平台,建立维修养护基金和企业化运行管护机制。实施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活化利用农村集体“三资”,将扶贫资产和农村闲置校舍、“四荒”地等资源纳入集体资源管理,增强乡村发展经济的能力,实现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超过70%。
(四)全力以赴抓提升、筑和谐,优化发展环境。
持续优化政务环境。秉承“一切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行“五个一”服务模式,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间。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公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加快市民事项办理。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务事项网上办结率。加速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建设5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同城通办、就近可办”。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广联系、勤联系、处得好”“走出去、请进来、落得下”成为工作的主基调、主旋律。对重大投资、重点项目“一事一议”研究支持政策和措施。按照企业投资领域和项目内容,积极主动为企业争取上级奖补政策资金。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决不允许向企业“吃拿卡要报”。确保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按计划落实普法宣传教育任务,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创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实现线上线下监管一体化。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