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企业少,财税收入增长乏力,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城乡发展还不均衡,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城乡功能品质有待提升;三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仍需加强,医疗、教育、养老、生态环保等领域存在短板弱项;四是政府职能仍需进一步转变,个别干部竞进意识、创业精神、履职能力与新任务新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迎接挑战,切实改进完善,决不辜负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了将德惠纳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主要承载区、打造长春市域副中心支点城市的宏伟蓝图,我们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奋力谱写德惠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观念,认真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主动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责任中体现新担当,在格局构建、动能转接、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围绕服务长春、融入长春,全力推进“一城三区”建设,把德惠打造成为长春市域副中心。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7%左右;科创能力实现新提升,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生态文明开创新局面,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的战略任务是:
(一)坚持创新发展,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融入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加快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建设创新平台,完善创新载体,催生发展新动能,塑造经济新优势,“十四五”期间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4.5%。加强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工业等领域创新,深化玉米、水稻、肉鸡优质种源和食品加工、循环经济、清洁能源、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等产业科技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到2025年企业研发机构达到50个以上。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创新人才引进、技能人才培育、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高水平建设线上线下“双创”平台,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基地。
(二)坚持协调发展,在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融入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高标准建设北部优势稻米片区、中部农牧业循环片区、南部都市农业片区,打造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六大经济板块”,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产业发展新支撑。坚持“核心带动、多点支撑”,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引领,以米沙子镇、朱城子镇、万宝镇、布海镇、菜园子镇、岔路口镇为重要支撑,其他乡镇为节点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到202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千村示范”创建。
(三)坚持绿色发展,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突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开展绿色产业培育提升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增强绿色农业发展新优势,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为主板块,打造百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稳步推进万宝镇长春天然气储备供应基地建设,加快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打造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构筑森林生态屏障,推进湿地保护恢复,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末优良天气比例达到85%。
(四)坚持开放发展,在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拓宽开放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路径,提升服务效能,建设数字政府,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投资建设环境和企业生产运营环境。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深化与天津市东丽区、浙江省建德市对口合作,联动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机制,推动各类园区、企业、项目全面对接合作。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载体,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持续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着力引进培育一批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到2025年末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370亿元。
(五)坚持共享发展,在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就业创业平台,“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万人次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不断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社会保险体系,动态调整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兜牢民生底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健康服务保障水平。全面发展文化和体育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扎实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提高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