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整合各优势要素,开发“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研学”的环溪水旅游系列产品。完善全域旅游项目布局。重点提升溪水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快完善老钱柜红色经典景区基础设施,打造红色旅游线路;依托溪水景区民宿研学体验和蓝莓观光采摘,打造亲子游品牌,实现“串点成线”,让友好处处皆可游。加强旅游“六要素”建设。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景区管理水平,构建多样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继续办好文化进景区、冰雪欢乐季等系列活动,鼓励发展民宿、农家乐等富民产业,充分释放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让友好时时皆可游。完善旅游营销策略。打好旅游营销“组合拳”,多渠道拓展客源市场,构建“产品互推、客源互送、利益共享”的跨区县营销体系。力争全年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8%。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主攻重点项目。深化重点项目专班包保推进机制,全力谋划推进总投资6.9亿元的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特色养殖、文旅医养、新能源、小浆果及北药精深加工项目15个,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9亿元。完善要素保障。加强政策研用,加大专项债争取力度,策划生成一批项目挤进国家、省、市盘子,加强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储备。组建项目服务专班,集中攻坚用林、用地等关键要素,力争项目早日落地达产。强化招商引资。密切对接血液透析中心和光伏发电项目。聚焦旅游主导产业、品牌农业、电商营销,精准实施平台、产业链等多维联动招商,提高精准招商实效性。推动伊蓝小浆果深加工、温泉康养度假酒店、鄂伦春风情度假村、红山水电站综合开发等一批项目,尽早成功对接、签约落地。
(三)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坚实发展环境。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巩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成效。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经营合作,推动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带动2个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壮大粮食、特色果蔬、优质畜禽等产业集群,对同类产品进行整合提高,避免无序竞争。落实“田长制”,严守耕地红线,稳定发展大豆、玉米种植产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800万斤。推动9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规范推进“设施增地”,大力发展曙光白菜、爱国航天果蔬、溪水黑木耳、香瓜等特色农业,新增农业产业化企业2户、农产品“三品一标”4个,全区食用农产品检测平均合格率达100%。
实施美丽乡村创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拟将爱国村作为“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计划新建垃圾分类存储站和定点回收站,修建雨污合流生态渠1800延长米,沟道清淤1公里,新建路灯55盏,新修栅栏2000延长米,绿化1500平方米。同步将青山村3个庭院纳入示范建设范围。
(四)全力实施改革融合深化行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营商要活力,加速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大国有林区改革成果,深化政府和属地森工企业全面融合,在产业转型升级、森林防火、道路养护、人居环境治理、安全维稳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合作。助力森工企业依托自身林业碳汇潜力优势,探索推动碳汇产品生态价值转化新途径,让生态资源转化成发展动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做好重点领域保障。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潜力。持续推进强镇扩权,加快推进双子河、铁林撤街设镇。
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鼓励传统产业领域的非公有制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改造提升,力争中小型科技企业达到7户,高新技术企业1户,完成省级创新型县(区)建设任务。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新材料运用、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产业层次和水平全面提升。
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区镇两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严格落实惠企政策,做实干部包保企业行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用好举报热线、自媒体等监督手段,严查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五)全力实施城区品质提升行动,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构建城景一体、城乡共荣的城区空间,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以精准定位绘好发展蓝图。积极推动“多规合一”,高质量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划定“三区三线”,科学有序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构建功能明晰、优势互补、高效利用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区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拟投资4150万元,新建3座大桥,打通交通“瓶颈”;拟投资2000万元,新建地表管网及地下深井工程,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优质饮用水;拟投资277万元,购买环卫除雪机械设施10台,保障道路畅通,方便群众出行;拟投资1149万元,实施污水管道扩建,购置垃圾收集转运车辆;分步实施主城区道路升级、老旧管网改造。建设智慧供热管理平台,推动供热工作走上智慧化管理轨道。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固定宽带网络提质增速。以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城市执法管理,紧盯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区容环境提升,深入推进农贸市场、停车场、建筑工地等专项整治,坚决依法打击“两违”,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提高城区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