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伊春市友好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26日)

  各位代表,三年耕耘,收获满满。我区喜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法治建设先进区”“中国天然氧吧”;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双拥模范城”;市级“安全生产优秀县(区)”等殊荣。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务实笃行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支持、参与友好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环境资源要素约束越来越紧;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还有短板弱项;干事创业氛围还需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未来五年,是推动友好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区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全市上游。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全区正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的矛盾凸显期;正经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企融合的转型攻坚期;更迎来市委“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正向叠加、深度推进的战略机遇期。新一届政府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为根、产业为魂,民生为本、和谐为源”发展思路,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推动友好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创造新业绩。未来五年发展路径是:

  (一)践行“两山论”理念,不断巩固整体生态优势。这是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要求,必须为子孙计、为长远谋。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发展思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统筹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被率稳定在83.65%。实行最严格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环境监管,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森林绿化扩面提质,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把“绿水青山”的“颜值”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中央和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防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实施林长制,加强森林培育,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大规模、做优特色、做响品牌;加快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稳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把友好建成颜值靓、气质佳,发展后劲足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二)发挥“主引擎”作用,不断厚植产业发展优势。这是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重要支撑和治本之策,必须下大决心、大气力。要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用工业发展思路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互补互促。

  用更实举措壮大三农经济。支持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有序整合,培育特色果蔬、优质畜禽等产业集群,发挥志有、广川果业等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特加工业;持续创建黑木耳、蓝莓、香瓜等集种植、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十四五”末50%以上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用更强保障实施项目招引。不断完善分级负责项目推进机制,紧盯中央、省市和行业部门政策导向,抢抓政策机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项目招引工作中,力争五年内完成83个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围绕清洁能源、森林食品、康养旅游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做好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对口城市合作及援疆工作。力争五年招引产业项目26个,引进资金突破10亿元。用更高标准打造富区产业。深度开发“五个游”,挖掘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推出红色文化之旅体验活动,擦亮养顺农家院、老钱柜等名人名片,打造“绿色生态+红色体验”全新旅游模式。推进溪水公园、民宿等景区景点内涵提升,做优岭尚欲雪、溪水松月等市级旅游产业,打造民宿文化、康养和体育品牌,把友好建成基础实、后劲足的产业融合集聚区。

  (三)推进“深水区”改革,不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这是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的根本动力和关键一招,必须勇往直前、破冰前行。按照“改革发展是关键,地企融合是根本”的要求,坚持创新引领,为促进区域融合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改革添活力,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纾困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力争“零跑动事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分别占比50%,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力解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鼓励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成长型企业上规入统,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户。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拓宽引才渠道,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促进地企互融互通。高水平谋划、高目标引领、高标准推动事关当前和“十四五”期间地企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全方位、深内涵、持久性的新型地企关系。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力,做强、做优生态优势产业及康养旅游产业,把友好建成活力强、人气旺的合作共赢先行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7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