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8日)

  筑牢防线强化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4+1”领导体系和“321”工作机制,投入资金1799万元,依托社区、村组网格化管理开展群防群控,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扎根疫情防控一线,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有效遏制疫情蔓延。落实省市纾困助企政策,为银座大厦、碧桂园等4个项目,争取电网配套资金1185万元,帮助平安矿业等6家企业,申请“电费缓交”政策资金2000万元。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全面改革不断深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圆满完成中央第六巡视组,省委第五、第十巡视组巡视整改任务。扎实推进“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和“三落实”专项行动。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科学整合机关事业单位、街道,新组建5家区属国有企业。完成公安业务技术用房购置改造,加强基层派出所、社区基础设施修缮改建,服务基础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窗改革”“一网通办”改革工作推进到位,全区66个政务服务驿站实现全覆盖。圆满完成“七五”普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第九轮双拥模范县(区)创建考核工作中,五区排名第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质量办理议案、建议、提案219件,满意率和办结率保持100%。

  二、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各条战线重点突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发展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城乡功能和环境面貌整体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58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24.56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7亿元,同比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46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9.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

  (一)抓投资调结构,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

  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按照“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要、招商为上”发展理念,开展“走请”活动155次。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参与进博会、辽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航空嘉年华、智能无人系统产业论坛等活动。洽谈警用无人机、智慧路灯等项目192个,签约清博航动工业级大荷载无人机、多伦多百优购公司智慧物流无人机等优势项目38个。全年累计到位内资22亿元,同比增长23.1%。

  坚持不懈推动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项目突破年”,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7个,北京延庆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完成2个厂房建设;2021年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和维修改造工程完成总量的60%。年产500套涡喷发动机、微生物菌肥等15个新开工和续建项目竣工达产,完成年计划的136%。全力承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等产业转移,储备项目24个,完成年计划的104%。全年争取资金3.66亿元,“三争取”工作取得突破进展。

  坚定有力推进产业升级。科学谋划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海州工业园区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积极承接首都高新技术溢出,推动产业结构改造升级。服务业发展成果突出,海州电子商务中心和宝地易创中心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引进1户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电商企业;培育消费增长点,活跃消费市场,东市场完成升级改造,摊位出租率达到100%;大商新玛特、千盛百货、大润发海州店等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喜人增长,有效拉动了我区消费指数提升;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11.9%;消化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6万㎡。工业发展成效凸显,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海州机场完成B类通用机场备案,实现了我市民用通航机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奥瑞思获批省级军民融合企业,实现产值翻倍,低速靶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天源钢球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泰山石膏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年产值突破2亿元;完成平安、弘霖2家煤矿综合管控平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引进辽宁屿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拓宽煤矸石高效利用新途径。农业发展成果丰硕,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建设项目;9个村级集体经济平台投入运营,“一站式”服务持续优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推进宏伟葡萄、关山沟黑毛猪等农副产品向旅游特色商品转型升级。

  (二)抓改革促创新,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科技改革创新能力不断突破。新增“雏鹰”企业2户,科技成果转化5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4亿元,占工业固投的48%,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建成辽宁工大人工智能与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启迪、58科创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器投入使用,全年孵化企业13户。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新成果。引进高层次人才84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4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吸纳全国各地85位知名企业家、专家、教授成立智能无人系统产业专家委员会,为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流程,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缩减为2个小时。全区新增市场主体3408户,完成“个转企”111户。深入探索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数字化政府,政府数据挂接率达到9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57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