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20日)

  突出中心镇(村)建设,持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结合区位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历史文脉,以城市更新为手段,以打造区域性经济、产业、人口集聚地为目标,梯次建设一批中心镇(村),优化整合规模、布局和人口不尽合理的村镇,推动公共管理扁平化,促进形成市乡村上下呼应、左右衔接、有机相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022年,党的二十大将要召开,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新一届政府开好局、起好步,关系长远、意义重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完成大连市下达计划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做大实体经济规模,走开放共赢之路

  坚持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项目攻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千方百计做大总量、做优增量、做活存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建立瓦长太协同发展机制,在临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绿色石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与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管委会、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深入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重点地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发挥项目谋划专班优势,梳理目标企业清单、重点园区清单,围绕产业规划,强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敲门招商、联合招商、以商招商。在铸链、补链、稳链、扩链、强链上精准发力,培育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进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和顶级院士,打造优质龙头产业项目。签约项目100个以上,签约额度320亿元,落地项目60个以上,进资120亿元。

  推动项目建设攻坚。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挂图作战”,营造抓项目、抢进度的浓厚氛围。全力推进要素跟着项目走,合理控制房地产开发步伐,土地供给向工业、商业倾斜,进一步提高资源分配和利用水平。强化“妈妈式”服务理念,推进富海铬铁、国电投陆地风电、金山压缩机风电零部件生产线、亿鑫德轴承数控专用设备等121个项目开复工,确保高丘六和、禾源牧业建成投产,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并网发电。

  二、优化升级现代产业结构,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重点,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势再造,加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

  以现代农业稳市。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做好产业兴农。完成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做大做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发挥樱桃、海参研究院所作用,提升繁育、管理、流通、溯源全过程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2-3个乡镇为样板,建设以西红柿为代表的设施蔬菜基地;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发展海洋经济;深耕农产品精深加工,扩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影响力,形成以大樱桃、海参为主,苹果、葡萄、辣根等产业为辅的特色现代农业。

  以新型工业强市。坚持工业率先振兴,全力做好“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文章,培育一批高质量项目集群。重点发展轴承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条,增强整体竞争力。激活园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和产业发展质量。持续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全力协调化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帮助企业投产扩产。持续实施“升规上市”战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

  以特色服务业兴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全力支持轴都大厦等创新平台建设运营,力争大冶轴“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通过国家认定。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带动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嵌入式”发展,开工建设兴华园养老公寓二期、四院养老公寓二期、伊甸综合健康养老项目。发展首店经济、体验经济、假日经济、平台经济,科学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将弘源购物广场打造成我市顶级商圈,确保年内投入使用。

  三、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自主创新之路

  发挥企业主体、平台支撑、人才关键“三个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创新成果转化地、创新人才集聚地,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梯度培育一批雏鹰、瞪羚、冠军企业,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瓦房店集群”。构建“骨干企业龙头引领、中小企业群起跟进、创业创新遍地开花”的良好格局。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以上,企业研发投入达到8.7亿元。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聚焦“专精特新”方向,深入开展产业链融通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设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科技企业孵化等平台,孕育一批突破性应用成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崇尚创新、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全年新增大连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4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