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意义重大。202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和市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锚定融入打造“两市四区”、实现“双千双百”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开展决战决胜年、规划编制年、党建提升年,持续做活存量、做足增量、做强质量、做大总量,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上项目、抓招商,积蓄转型振兴发展新动力
加压奋进攻项目。持续深化重点项目“谋立推建”,围绕新型工业化、“两新”“两重”等重点领域,力争谋划项目超20个,总投资达到30亿元,产业类项目占比不低于60%。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开辟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绿色通道”,集中攻坚重大项目梗阻问题,全力推进道诚科技、固锂(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推动鑫烨峰、固锂(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全年重点项目开复工数量达到16个。
铆足干劲拼招引。充分释放“头雁效应”,灵活运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招大引强。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以壮大皮革、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切入点,积极洽谈对接兴业科技、东裕通达、珠江皮革等项目,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加大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实行“一对一”跟踪对接,切实做好招商项目的全要素保障和全链条服务,提升项目落地率,切实把招商“含金量”变成经济“实物量”。
驰而不息强园区。不断补齐基础配套设施短板,扎实推进污水预处理项目建设,推进皮革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行,完善基础管网,降低污水处理、蒸汽供给等生产要素价格,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全力推进一通达污泥处置、大成生物含铬污泥综合利用等项目,实现固废处理不出园区。提升开发区科技研发水平,启动皮革产业研究院建设。有效盘活闲置厂房和土地,全年力争盘活闲置资产8万平方米。
(二)全力强根本、谋创新,打造产业结构调整新亮点
增强传统产业优势。坚持皮革“一号产业”不动摇,依托《清河门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原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暂行)》,鼓励支持飞翔皮革、睿诚皮革等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加快推进自由滚动、万益皮件等4个台商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打造棒球全产业链条。皮革开发区2025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
提高新兴产业比重。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瞄准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开辟产业发展路径,聚焦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进2GWH固态电芯+PACK+储能系统、鸿鑫电子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有序推动新能源项目与工业企业融合发展,实现新材料产业聚力转型“破茧成蝶”。推动传统皮革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数字车间、绿色工厂。围绕产业链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户,完成“小升规”5户,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亿元。
推动三产动能转换。注重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达限纳统”,做大限上企业总量。巩固拓展夜经济消费业态,利用节假日开展大型促销等消费季特色主题活动,创造热点卖点。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持续深化电商、教育、养老、医疗、康养等领域开放,推动科技服务、旅游等领域开放举措落地。促进邢家屯村旅游多元化产业发展,以“康养+文旅”为主线,打造康养旅游和药材种植观赏旅游路线。
(三)全力抓特色、促振兴,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加强抗涝、抗旱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4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1.8万吨以上,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6万吨、0.03万吨、0.04万吨以上。蔬菜产量力争突破2万吨,保障“菜篮子”充足供应。
深度挖掘区域特色。以加快设施农业建设为依托,推进乌龙坝镇樱桃生产基地和生态果园项目建设,壮大河西棚室生产基地和东堡子村顺鑫棚室生产规模,力争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500亩。实施补链延链工程,加快推进牛羊畜产品由养殖向深加工转化,充分发挥福鑫牧业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带动作用,加快推进肉牛肉羊屠宰项目建设进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稳步推进乡村发展。聚焦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区,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争取涉农资金360万元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的村占比不低于80%。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三方服务体系,实现村内沟渠水流清澈,河道水清岸绿,公路沿线干净整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计划维修改造农村公路4.9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3.6公里。
(四)全力抓改革、优服务,营造转型振兴发展新环境
更高标准提升政务服务。提升政府审批效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强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协同管理和服务,不断健全制度规范、标准体系,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提供流程更优、时间更短的政务服务。做好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扎实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和诚信履约问题治理。夯实服务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双进双促”专项行动,扫清项目落地的企业生产障碍。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攻坚。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务实有效盘活各类国有资产,强化经营效益考核,提升企业利润率。推进皮革开发区改革,加快“管委会+公司”实体化运行,积极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高质量完成开发区扩区增容,形成“一区多园”产业格局,不断强化投资、招商、产业发展主战场作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国有“三资”盘活力度和有效开发利用,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率。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依法依规推动国有资本、资源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做强做优做大本地国有企业。
更深层次拓展开放合作。全方位融入“一圈一区”建设,深化与浑南、盐城、石河子等地对口合作,全力推进产业互补、人员互动、资源共享,为产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持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强化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四川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强化对俄贸易,依托汉聚兴服饰进出口贸易优势,全力推动中俄商品贸易中心项目落地建设,逐步打造皮革开发区保税贸易中心。
(五)全力强基础、补短板,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争取政策资金,推动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天然气管网、清河门区污水主排管线改造等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采沉安置小区(一期)工程、老棚户区排水改造等项目建设。强化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坚持全天16小时常态化清扫,新建景观式冲水公厕3座。完成广场、游园墙砖、地砖铺装及主要街路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工作。
狠抓城市精细管理。城市污水处理稳定运行,提高津源污水处理厂工艺管控能力,保持出水水质达到准四类标准。强化综合执法能力,完善“门前三包”制度,结合建筑垃圾整治行动,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持续推动储煤堆场治理,确保117个已清理的储煤堆场全年无反弹。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回头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提升气、巩固水、治理土、防风险、强生态”各项工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水平,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管为重点,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持续开展“洗脸行动”、城市更新行动、“全域苗圃化”,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环卫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建设,扩大建成区绿化面积,切实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六)全力惠民生、增福祉,干出改善民生品质新业绩
用心用情提高民生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深入推广“舒心就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全年新增就业不少于600人。全面压减“三公”经费和非刚性支出,确保民生领域投入占比不少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及时全面兑现各类救助政策,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等提标工作。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进一步做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完善公共服务。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发展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夯实基础。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体系,提高全区健康指数。着力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乡村村晚”“农民丰收节”等文化服务,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年底前完成建设。
居安思危抓实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城镇燃气、消防、电动自行车、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严防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培养激励制度,加强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矛盾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早稳定。深入开展2025年“万件化访”行动,化解率达到95%以上。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信访事项“三率”保持100%。
(七)全力强思想、促实干,聚力展现政府系统新作为
以高素养理论坚定信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加强省委巡视、各项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不折不扣把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实在业绩维护核心、诠释忠诚、彰显担当。
以高质量法治护航发展。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机制,切实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动司法、执法、守法、普法协调一体推进,提升法治建设的整体合力。
以高要求作风提升效能。坚定不移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穿透式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政府习惯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四下基层”,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优良作风,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干实效推动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
各位代表,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砥砺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拼搏实干,为全面振兴新突破决战决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两市四区”:阜新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全国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区、高品质文体康旅融合发展特色区、连接辽西蒙东开放合作枢纽区、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生态屏障区。
2.“双千双百”奋斗目标:在2022年12月27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提出“双千双百”奋斗目标,即用3年到5年时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百亿元、重点工业园区产值超过百亿元。
3.“7505”:国家信访局督办办理不规范信访案件“7505 件”,简称 7505 台账案件。
4.信访事项“三率”:信访部门及时受理率、责任部门及时受理率、责任部门按时办结率。
5.“一圈一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