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杭州市余杭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专栏9:妇幼健康服务系统建设

专栏10:妇幼健康服务系统建设
1.余杭区公立妇幼保健专科医院项目:健全妇幼保健工作体系,建立一家公立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提升全区妇幼保健工作水平。
2.危重孕产妇救治和儿童救治中心建设:依托浙一余杭分院,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和儿童救治中心建设,联合区急救中心建立救治网络,健全救治工作机制,优化救治工作流程,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协同救治水平。
3.妇幼健康管理模式创新:规范产后康复,加强出生缺陷筛查与综合防治,2025年前创建1家儿童早期发展市级示范基地,创建3家更年期妇女保健规范化专科门诊。

  专栏10: 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供给

专栏11: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
1.拓宽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供给: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以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形式参与社区统筹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每个街道(乡镇)原则上至少要有一家普惠性的婴幼儿照护机构;引导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内部举办面向职工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6个,并根据需求随时调整。
2.规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管理: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自查、相关职能部门抽查和镇(街道)联合检查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机制。
3.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建设一批管理规范、温馨安全、标识统一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社区驿站,为婴幼儿生长发育和早期发展提供指导。组织婴幼儿家长养育技能提升专业课堂,加大科学育儿指导力度,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90%以上。
4.打造“舒心育儿”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以“驾驶舱+服务端+治理端”的“一舱两端”建设为总架构,突出“服务+治理”双功能,完善0-3岁育儿发展数智化管理,满足老百姓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引导托育机构良性、健康发展。

  (七)加快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

  升级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以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集成共享,高质量汇集公共卫生、临床诊断、健康管理等行业数据,并对接政府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提升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场景化多业务协同,有效支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形成以余杭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的数据智治体系,强化平台综合管理、数据交互流转、资源统一共享、应用集成整合等四大功能,全力打造健康整体智治示范之区,逐步实现卫生健康服务和治理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推进从信息化到智慧化转型。以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开展以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全流程数据闭环管理和医疗决策支持,促进医院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创新建设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夯实智慧医疗基础、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医疗机构从信息化到智慧化转型。

  提升“互联网+”健康服务应用。推进“浙里办”国民医疗健康专区的应用;提升“健康余杭”门户便民应用,实现各类挂号预约精准分时段、健康报告掌上查;联合医保统筹推进互联网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移动转诊、互联网咨询、诊疗、护理、药品配送和健康管理等多场景、全方位应用;实现“一码通行”、“一码就医”、“一站式结算”、“一键转诊”、“健康档案”等智慧健康服务。

  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卫生健康。借助余杭5G网络先发优势,推进医疗健康领域5G网络建设,在国内率先建成包括区域性综合急救网络、远程医疗专网、无人机物流配送网络在内的5G智慧医疗示范网;在远程诊疗、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管理、医共体建设等方面,形成一批“5G+医疗健康”区域应用场景;建设全科医生辅助决策支持、影像AI智能阅片、超声智能辅助诊断等医疗服务AI应用,智能审方、电子病历质控等全区医疗卫生相关应用。

  建设“四同”区域数字医共体。按照“医管协同、医医协同、医防协同、医患协同”的思路,立足医共体实际工作业务需要,基于区域平台功能,建设区域数字医共体系统。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门急诊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多途径的非急诊、慢病、复诊等的预约挂号、预约诊疗、预约检查检验,引导患者分时段就诊;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数字家医服务、移动转诊、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等服务。

专栏12:“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应用提升项目
1.推进“浙里办”公共服务应用:基于“浙里办”打造“掌上”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实现挂号、接种、体检、检查等分时精准预约,推广检验检查报告、健康体检报告、电子处方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等共享开放。
2.完善数字家医特色应用:联合医保统筹推进互联网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移动转诊、互联网+诊疗、护理、药品配送和健康管理等多场景、全方位应用,到2025年,家庭医生服务、移动转诊、互联网+诊疗等服务基层覆盖率、应用率达到100%。
3.推进“数字影像”工程:深化检验检查和医学影像互通共享,扩展检验检查报告类型和接入范围,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提高使用效能。
4.开展5G+、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创新应用:联合医院、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医学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创新应用,启动至少3个5G、医学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建设。
5.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到2025年底,区属医院预约就诊疗率占比平均达到35%以上,门诊智慧结算率平均达到80%以上,病房智慧结算率平均达60%以上。

6.数智赋能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每个镇街至少配备一个自助云诊室,每个社区中心、至少1家服务站配置远程会诊系统,实现名医名院零距离。

  (八)推进大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卫生健康部门内部监管职责分工,建立行政管理与执法监督工作衔接机制,优化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监管机制。完善卫生健康监督标准规范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流程、规则和方法,提高监管透明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落实综合督导机制;加强药事医耗管理、构建双向转诊药品配备模式;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健全体系机制和组织实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dong/43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