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市场 注重探险主题、度假特色。出游动机为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了解自然;产品类型主要有生态观光、生态科普、生态探险、生态度假。
研学旅游市场 以学校或家长等安排的特殊旅游与考察、写生等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远足、夏令营等为主要形式。 针对这一市场,可以开发参与农事的采摘务农活动、高科技农业技术参观活动、传统农业器具参观活动、生态动植物参观活动、乡村民俗文化参观活动等。建设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少儿教育农业基地。
亲子游旅游市场 亲子游是现代社会倡导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途径,带孩子去旅游不仅让他们在旅途中学习了知识、感受了自然、提高了能力,还有助于培养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
文化旅游市场 2019年“五一”期间,博物馆、古镇或文化主题活动的景区出游人次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两成,8成以上游客旅途中含有文化体验内容。跟着课本去旅行、博物馆和游园搭配玩儿、历史老师当导游线路火爆出行季、影视IP文化等异军突起。一二线城市更喜欢拥抱自然、乡村,打卡夜间演艺内容。
四、市场需求预测
预计未来枞阳在文旅产业发展初期(“十四五“期间),枞阳县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休闲村落、旅游景区(点)和旅游小镇的打造,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高,旅游产品逐渐丰富,旅游接待量将获得明显提升并呈快速增长趋势,旅游过夜率将得到显著提高。2026-2030年,枞阳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以生态休闲、康养度假、户外运动、文化旅游、研学教育等为主的核心业态发展迅速,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旅游过夜率稳步提升。2031-2035年,旅游日趋成熟,各类中高端特色接待设施发展完善,大众观光游逐渐向康养度假游转变,旅游接待量将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但旅游过夜率将进一步提升。
表2-4 枞阳县“十四五”文化旅游业旅游市场容量预测表②
主要指标 近期2025年末 中期2030年末 远期2035年末
预测方案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年均增长率(%) 8 13 18 8 13 18 8 13 18
旅游接待规模(万人次) 786 985 1331 1154 1814 3045 1695 3342 6966
年均增长率(%) 10 15 20 10 15 20 10 15 20
旅游综合收入(亿元) 58 101 123 68 203 302 109 409 737
综上所述,枞阳县及周边市县仍然是枞阳县主要客源地,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所限,人均收入偏低,旅游消费量不高。因此,实现容量的限制在短时间难以改变。作为安徽省经济核心的合肥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枞阳县应努力开发合肥都市圈的文旅市场。但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枞阳的文旅产业规模壮大,必须依靠市场容量的扩张。因此,目标客源必须依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并要通过品牌营销,吸引全国和国际的消费者群体。
②2015-2019年旅游接待规模的增长率分别为35%、22%、17%、18%、11%,表中以2019年作为基数计算。2015-2019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3%、15%、16%、20%、11%。
第三章 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全面整合枞阳县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枞阳县旅游发展动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旅游业投资发展环境。加大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打造长三角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地域特色,文化引领。充分展示枞川文化独特魅力,依托枞阳天然氧吧独特优势,培育枞阳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强化集聚,协调发展。丰富“点”的打造,加强“线”的串联,推进“面”的建设,区域联动,强化集聚,协调发展。
市场导向,质量优先。贯彻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理念,提升整体效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序开发资源,突出产品特色,优化产品功能。
产业联动,可持续发展。景区(点)建设为龙头,旅游产品开发为主体,配套完善六大旅游要素。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强化集聚,联动发展,协调发展。以保护为前提,以开发促保护,促进良性发展。
第三节 发展战略
一、战略定位
基于建立与长三角城市间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对接融合的框架体系,枞阳县要建立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发挥“文章甲天下,山水秀枞阳”的文旅资源品牌优势,培育发展特色文旅产业,铸就文旅融合品牌,将枞阳打造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长三角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知名文化型旅游目的地,树立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打造安徽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文化发展核心区、皖江发展文化集聚带高水平建设上码头“水”文化产业区、浮山“火”文化产业区、岱鳌“美”文化产业区,下枞阳“忠”文化产区,滨江“孝”文化产业区,创新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加快产业扩容增速,充分释放文化IP效应,激发文化消费潜力。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总人次实现新突破,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度名列安徽省前列,文化和旅游业成为枞阳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建设长三角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示范基地。围绕大健康产业链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探寻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的竞合路径,导入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人才资源、基础设施资源、IP共享,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以“中国天然氧吧”为IP,以白荡湖、菜子湖、岱鳌山、柳峰山、大青山、三公山等优质生态康养资源为依托,促进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加大与南京国际健康产业园、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等合作力度,加大可穿戴设备、远程、区块链等在医疗领域大范围应用,建设一批养生康复示范项目,实现个性化、专业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长三角生命健康基地。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要求,促进“文旅+”业态融合创新,引导创建更多A级景区,培育文旅特色小镇,塑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发文旅精品线路,提升文化旅游设施覆盖率,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度和优质率,推进文旅产业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到2025年将枞阳建成全国区域性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体制机制、旅游信息化、 旅游安全、旅游产品能级、政策保障等领域全面提质升级。
——培育国际知名文化型旅游目的地。加快度假区、景区等提质升级,创建多样化“国字品牌”。推动文化和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完善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旅游项目体系,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创建一批高等级产业园区、研学基地、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推进枞阳旅游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枞阳文旅品牌形象。到2035年,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