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全程绿色防控,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意识和技能。在粮食、油料、蔬菜、烟叶、茶叶优势产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新型肥料应用替代等技术措施,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严格落实剧毒高毒农药的全程监管。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大型施药器械和航空植保机械。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建设农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
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实施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连片池塘尾水集中处理模式等健康养殖方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
推进畜牧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推广家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严厉打击生产企业违法违规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行为。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处理企业将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进行专业化集中处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技术模式。
(四)巩固成果持续增收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人群及时发现、及时帮扶、继续精准施策。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最新政策文件精神,以及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立足实际对区级相关政策进行优化完善。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拓展发展渠道,强化资金投入、用地指标、金融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倾斜,形成政策、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的叠加效应,持续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通过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盘活各类集体存量资产,做到以资产存量换增量。鼓励村村联营、村镇联营、村企联营方式,“借船出海”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飞地”,确保2025年经济强村达120个以上。
实施乡村产业提升行动。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着力打造“产业强”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加强扶贫产业基地的提升,注重后续产业的培育与延伸,进一步夯实已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提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带动能力;加强主导产业的提升,开展产业兴村强镇行动,做大家禽、水产和农产品加工业三个强农支柱产业,做实粮油、蔬菜、茶叶等惠农优势产业。同时把主导产业相似度高的乡镇打造成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开创“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发展新格局。
2.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完善农民技能培训体系,丰富农民就业渠道,加快推动农业产品品牌化,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做好产销连接,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引进大米、蔬菜、蜜枣等相关大宗农产品加工企业,继续鼓励相关家禽加工企业和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相关服务主体对农民进行农产品初加工提供技术指导,进一步做好产销连接,提高农民收入。在销售环节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大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投放、调配的产销对接服务力度,确保粮食收储工作提前通知,准时收储。
丰富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运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开发一批特色专业和示范培训线上培训课程资源,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农民推出一系列课程,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主体扩大岗位,聚焦乡村特色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在促进新兴行业发展的同时丰富农民就业渠道。主动对接用工单位,组织引导农民入城务工,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车间”的政策扶持,安排好难以外出务工的脱贫户就地就业。
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开展
(一)积极落实乡村治理提升行动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推进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着力打造“治理优”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
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大力实施“五基五力”行动计划和“一抓双促”农村基层党建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认真组织开展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和社区“两委”班子,开展区、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提高威信、提升影响。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积极适应农业农村观代化要求,引导其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正确方向。建立和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发挥各类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休军人、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到村任职。逐村摸排分析,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调整优化,全面实行备案管理,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机制。健全完善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脱贫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认真落实选派帮扶干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党规、党性、党风、党纪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讲话,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严格落实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村级重大事项制度,促进村级事务运行健康有序。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定期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妇女中发展党员力度,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