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3.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依托宣州区畜禽、渔业等优质资源,积极融入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统一农业标准的制定,着力落实“158”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宣州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构建完整产业体系。积极参与到制定长三角统一的基地建设、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技术、专业化防治等方面标准的工作中。推动家禽、水产全产业链发展,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档升级、销售渠道通畅。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建设家禽、水产、粮油、茶叶、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强化区域品牌化建设。通过宣州区农民丰收节及乡镇分会场等一系列活动,培育“宣州鸡”“水阳蟹”“洪林虾”等区域共用品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规范品牌授权管理,加大品牌营销推介,提高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围绕长三角高端市场,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挖掘宣州历史文化内涵,以打造特色、精品、高档品牌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品牌体系。

  建立农产品跨地域产销对接平台。发挥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销产品、塑品牌、建渠道、招项目的主平台作用,依托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推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区对接,将宣州优质农产品资源与长三角地区巨大的消费市场精准对接,引进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净菜加工等产业项目,减少农产品互联互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满足城市多样化、便捷化需求。

  (四)示范园区创优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现代农业园建设的扶持力度,协助建立园区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国家现代农业园创优。加快推动省级水产产业园创建工作,精心培育一批市、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加快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建设

  重点打造洪林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加快完善加工园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园区西扩、北扩工程,加快配齐生产生活所需基础设施。以畜禽及农产品深加工及其资源综合利用为发展方向,以延伸加工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实现产业增值增效为重点,以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提升为支撑,将洪林农产品(食品)加工园打造成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聚焦国内外禽产业科技前沿,整合引进海内外禽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禽产业双创孵化中心,建立高端研发平台,实现高端研发功能,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家禽种业创新高地。

  推进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建设。加快完善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管理机构配置,重点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科技研发为驱动,以功能农业为内涵,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依托水稻、烟叶、蔬果、茶叶等优势农产品,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宣城试验基地农业科技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加强新兴技术的推广力度,打造集农业生产、科研、示范、科普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推动宣州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效益增长。

  创新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引领区域发展。坚持“搭建创新平台、聚集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推进机制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方针,遵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合作”原则,以现代禽业高端研发、要素整合和高端服务为重心,整合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市区农技推广部门等多方力量,大力实施现代禽业科技创新提升工程、智慧农业推进工程,合作共建“两院、两站、八中心”。

  2.重点强化省、市、区级农业园区创建

  积极争创省级水产产业园。以水阳、狸桥、养贤、沈村、朱桥、洪林、五星等乡镇为重点,依托幼蟹、成蟹、稻渔综合种养、青虾、胖头鱼等特色优势水产产业,加快推进万亩蟹苗基地、万亩河蟹基地、万亩青虾基地打造,重点拓展小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积极争创省级水产产业园区。着力加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加快推进养殖技术从重产量导向转向重质量导向,推动现代渔业发展。加大对水产品加工的扶持力度,加快导入水产加工相关企业,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加工的科技投入,提高水产产业科技含量,丰富水产产业园产业业态。

  加快推进市、区级农业园区建设。依托国家现代农业园的辐射作用,积极引导溪口高山茶、养贤青虾等特色农业园区创建市、区级现代农业园,将“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建设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扶贫、田园综合体等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围绕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示范推广优质、特色、高效品种,强化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利用和提纯复壮,推广高质高效种养技术模式,紧盯城乡居民消费趋势和市场消费导向,积极发展新特产品,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强化政策支撑,发挥带动作用

  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建设的政策倾斜。从土地、融资等政策方面向现代农业园建设倾斜,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力度,积极协助园区对接中央、省、市三级财政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建设一片、发展一片,实现开发一片、带动一方,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园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园效益,把园区建设成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样板和先行发展区。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引强,重点加快宣州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程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做到签约项目早动工,再建项目早竣工,投产项目早达效。

  强化农业生产示范作用。依托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进行宣传,加快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强化现代农业园对宣城市其他区县乃至整个皖东南地区农业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

  继续提升带动农民作用。创新建立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建立一批“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公司”等发展模式,使农民能够充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落实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工作,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五)科技支撑质效提升

  1.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积极融入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以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科研项目、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强化与长三角各地农业科技企业对接,着力融入长三角科研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平台,为宣州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完善由农业首席专家、责任农技员、乡土人才组成的区产业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提高“三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率,围绕粮油、畜禽、水产养殖等产业,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农作制度创新,着力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和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集成创新,建立完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体系。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单位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