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亳州市“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

  人事人才工作成果突出。“十三五”时期,全市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分行业调整岗位设置,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程序。完成公务员考录、市直事业单位遴选、三支一扶招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考试216场次,参考考生达到51万人次,5年来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35万名,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494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9.5万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以上。组织职业技能鉴定9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2万人。安徽亳州技师学院获批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连续举办9届职业技能大赛,连续2年在本市开展国家人社部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在亳设立专家服务基地。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全面推进聘用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职称试点改革,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年均继续教育培训5.5万人。

  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深入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实施企业薪酬指引行动,加强对低收入群体、技能人才、科技人才等重点群体薪酬分配的事前指导。推动劳动监察领域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全市累计1287个在建工程项目纳入平台管理,入库农民工30余万人,农民工工资专户入账113.28亿元,通过监管平台发放工资89.57亿元。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均保持在95%以上。进一步完善特殊工时审批制度,加强特殊工时制度的管理。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和仲裁资源整合,实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标准化建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加强裁审衔接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案件处理标准体系,开展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活动,设立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

  就业扶贫成效显著。大力度实施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端稳就业增收的“铁饭碗”。着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建立专项服务机制,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农民工返岗就业等专项服务活动中将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集中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全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持续规范扶贫车间建设运营管理,建立“一车间一档案”,开展精准对接帮扶。“十三五”时期,全市建立就业扶贫车间26个,吸纳普通劳动者636人,开发扶贫性公益岗位3.45万个。开展技能脱贫培训,累计培训4354人。大力实施人才人事扶贫,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源动力”。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1+5”人才扶贫行动计划。选派优秀人才驻扎扶贫重点镇挂职,组织人才赴基层开展实用技术服务。依托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全市扶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鼓励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培训。“十三五”时期,全市48.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辖三县一区全部摘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部如期完成。

  第二节 主要问题

  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全市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受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社会参保等多种因素影响,就业难和招工难双重压力并存,全市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不足,普通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业留工难、培养动力不足的难题依然未得到破解。社会各方面对技能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增加,困难群体失业风险加大,社会人员、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存在“就业难”和“技工荒”现象。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企业主体作用有待加强。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企业订单量下降,盈利能力下滑、运营成本增加,企业资金压力增大,导致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吸纳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热情不高,不愿组织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企业经营者对社会保险工作认识不足,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的意识不强,全市企业参保率偏低,停保、断保现象时有发生,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工作受到一定限制。

  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挑战。全市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劳动者技能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培训质量以及针对性、实效性亟待进一步加强。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素质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短缺。地区及新兴产业优势不明显,缺乏吸引不同层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招才引智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人才总量和人才层级水平与创新创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才评价标准和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还不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亟需完善。人才行业分类分布不均,后续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市劳动力市场迎来诸多机遇,也面临较大挑战。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发展潜力巨大,在为全市带来大量就业创业机会的同时,也将助推全市就业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更加均衡。为确保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须紧抓就业是最大民生这个基本点,充分把握劳动力市场演变的规律和特点,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政策基础—促进就业政策全面升级。省、市出台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政策与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的协调,拓宽就业空间,积极扩大就业增量,采取有力措施稳增长促创业,对重点就业群体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完善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产业基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市聚力主导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大力推进产业强市,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到2020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增长11.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3%,市、县(区)食品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达110亿元。

  人才基础—积极推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全市加快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劳务对接,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及其他特定群体就业。参与长三角地区就业创业协作联盟,联合举办面向长三角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招聘会,加强创业投资行业联动发展,与上海市奉贤区、江苏省连云港市、浙江省衢州市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与13个沪苏浙园区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口与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劳动力供给侧与需求侧均出现较大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全市就业总量压力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稳定促进就业任务依然艰巨,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劳动者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全市促进就业发展事业面临以下三方面形势:

  劳动力综合质量稳步提升。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十四五”时期全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净流出增加,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全市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持续存在。但从劳动力供给的质量来看,全市受教育人口比例上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将大幅提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9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