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继续完善国省公路安保工程,加大危桥改造、险段处置力度,加强公路灾毁综合防治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公路应急救援点建设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推进应急锚地、避风锚地和危险品锚地防台风、保安设施建设,加强港口危化品储存罐区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国防战备公路建设,提高国防交通工程设施防护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为应急运输保障和战时运输做好准备。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继续以各大客货运站为重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公路水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罐区的安全监管,完善日常监控系统及危险品运输车辆、长途客运车辆动态监控网络,推进城市客运枢纽、公共交通日常运行状态和突发事件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实现特大型桥梁、隧道定期健康监测。
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云控平台及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服务公众微信号等辅助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建立企业主导、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升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促进交通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形成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层级责任链条完善、监督管理责任有效落实的信息化管控体系。
七、节能环保规划
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坚持深入现场,将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与交通运输各项工作有机结合。
(一)强化节能减排
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加大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使用新能源的工作力度,加快发展甩挂运输等高效运输方式;大力推进公路沥青拌合站的绿色环保改造;推广绿色维修作业,建立健全行业绿色汽修技术和管理体系,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汽修设施设备及工艺的升级改造,推广使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逐步淘汰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锅炉、灯具等设施,购置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更换原有使用干电池的航标灯;强化大宗散货装卸港区的粉尘污染治理,在原油和成品油码头推广油气回收治理,加快推进船舶靠泊使用岸电技术。
(二)加强资源集约利用
继续推进路面基层材料和废旧沥青面层材料再生循环利用,积极推广道路沥青、水泥混凝土及服务区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技术,扩大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统筹优化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运输枢纽资源,提高交通运输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提高土地、岸线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山体、林地、水域等的破坏,积极推广使用绿色环保施工材料。
(三)加强生态保护
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理念,继续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加大生态修复、工程绿化实施力度,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优化公路选线,加强环保型融雪材料和智能型融雪材料撒布设备的推广应用,减少放弃土场、冬季除雪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施公路生态景观服务工程,加强景观保护与再造、公路旅游服务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采取植被恢复、生态移植等生态修复措施,引导港口、航道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
(四)完善创新节能机制制度体系
完善节能减排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节能减排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管、统计和评估体系,督促相关单位编制能耗统计监测方案,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和奖惩制度;完善节能减排效果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效果评价体系,定期定时对全市各类道路运输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考核评估。
“十四五”期间,以低碳、环保、舒适、安全为目标,建立城市绿色公交系统,开展绿色能源应用、城市公交便利化、绿色枢纽场站、绿色交通能力建设、绿色交通配套工程、绿色低碳港口工程,积极推进加氢站建设。
八、科技信息规划
以“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治理”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多方联动、软硬结合和边建设、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在数据资源整合、信息化系统建设、协同应用、管理机制、技术规范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通过市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网络、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协同云平台、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云控平台、区块链技术应用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着力推动智慧交通数据融合与行业监管模式创新,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淮北市作为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试点城市的推动作用。
(一)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平台(TOCC)
按照“一个中心,五大体系”,即“1+5”模式建设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平台(TOCC)。一个中心即交通数据中心;五大应用体系即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体系、交通综合监管体系、交通信息化服务体系、交通应急指挥调度体系、交通仿真与辅助决策体系。实现城市内公路、水路、铁路、高速、公交、出租、停车场等交通运行态势的分析并以直观的多维图形进行展现。
数据资源整合:系统将分散在各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采集,通过对出租车智能服务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两客一危动态监管系统、交通综合执法系统、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分析系统等相关业务系统涉及到的GPS、视频、客流、事件、车流等数据进行抽取、映射、转换、清洗、合并、整合、归档等各个处理步骤,完成数据的处理,建立交通局数据,为交通管理部门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多维数据展示:系统基于地图设计,在地图上直观呈现城市路网、公共交通(涵盖公交、出租车、轨道交通、自行车、网约车)、城际交通(高速公路、公路客运、机场、铁路)、静态交通(汽车修理厂、停车场)等信息,还按照需要对各交通要素开展统计分析,直观呈现。
(二)交通数据中心建设
淮北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展跨层级、跨行业的数据联通整合,建立全市交通行业数据资源库和数据资源目录,形成以云计算支撑环境下的交通运输数据交换与服务体系。制定全市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数据技术规范,统一数据查询接口服务标准,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互认策略与机制,为智慧交通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2021年,淮北市交通运输数据中心运行环境与综合交通数据资源池初步建成,2022年,淮北市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全面建成,具有数据体系全面和数据资源丰富的显著特征,提交的配套管理办法与标准齐全,为交通强国、数字江淮、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等建设提供详实的交通运输基础与运行数据支持,为市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为全省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贡献淮北力量。
(三)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网络建设
推动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北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行业内的应用全覆盖,进一步扩充完善区域内出入境口、重点公路路段、港口码头、重点航道、客货运输场站等关键部位运行动态监测设备,全面提升对所辖两客一危一货、城市公交、巡游与网约出租车、船舶等运载装备的设备在线率。通过丰富行业运行监测资源和监测手段,在1至3年的时间内构筑较为全面的新一代数字交通感知与运行监测网络。通过加强区域内客流、货流、车流、船流、运输量与运输强度、成本与价格、服务质量、安全水平等重点运行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行业预测预警、调度指挥、安全监管、公共交通和科学决策方面的应用,更好的实现行业智能化监管和精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