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 录
一、瓯海区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1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1
(二)“十三五”主要问题 107
(三)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9
二、“十四五”时期瓯海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2
(三)发展目标 13
三、“十四五”时期瓯海金融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5
(一)对接区域资本市场,推动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15
(二)优化提升传统金融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87
(三)深化普惠金融创新,推动农村和小微金融发展 210
(四)发展科创金融,推动“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 22
(五)探索绿色金融,推动“山水瓯海”建设 243
(六)发挥金融科技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与金融的叠加融合 24
(七)探索新型金融,提升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业发展 25
(八)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优良金融生态区 26
四、“十四五”时期瓯海金融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8
(一)构建数智化区域金融运行体系 28
(二)创新金融管理体制机制 28
(三)建立和完善金融产业的投入激励机制 29
(四)建设金融生态的文化、信用和法治环境 29
(五)改善金融业人才支撑机制 29
瓯海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正是瓯海区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趋复杂的发展环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在“科教新区、山水瓯海”的目标和愿景下,金融作为服务业的重点行业,经济社会的稳定及高质量发展将对其提出更高要求。根据《温州市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温州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特制订《瓯海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瓯海区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期限为2021-2025年,共分为四部分。
一、瓯海区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瓯海区金融产业进入“十三五”以来,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协同增长。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逐年递增,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基金行业崭露头角,多层次资本市场初具规模,保险业快速增长,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功能基本形成。普惠金融全面展开,农村金融以“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为平台,激活农村巨额“沉睡”资产。在“融资畅通工程”背景下,“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改革模式有序开展。科技金融稳步推进,助力企业创新创业。金融生态在有效监管下健康发展,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金融风险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
1.金融规模稳步增加
金融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9.0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0.78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6.44%增加到2020年的11.52%,“十三五”金融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在13-20%上下波动,2020年是19.78%,具体见图1。
图1 瓯海金融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第三产业的比重(2015-2020年)
主力金融的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平稳增长。2020年全区共有28个银行机构,比2015年增加2个。全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2651.18亿元,比2015年的1262亿元增长110%。其中存款余额1425.82亿元,比2015年的742.8亿元增长92.0%,贷款余额1225.36亿元,比2015年的519.2亿元增长136.0%。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千亿规模,且不良率控制在0.77%,创十年的历史新低,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证券和资本市场稳步发展,企业上市稳步推进。2020年全区共有7个证券营业部网点,比2015年增加5个。有3家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3家企业正上报浙江证监局进行辅导,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87家企业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流通,150家企业已进行股份制改造。2019年和2020年新注册投资基金2家和3家,8家股权投资基金平稳运行,总规模为17.52亿元,投资实体企业(项目)30个,投资总额5.64亿元,具体见表1。
表1 :瓯海区资本市场建设情况明细表(2015-2020年)
(单位:个)
年份 上市公司总数 新增上市公司数量 报浙江证监局辅导企业数量 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 新增“新三板”企业数量 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企业总数 新增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企业数量 股份制改造的企业总数 新增股份制改造的企业数量 股权投资基金总数
2015 2 0 0 3 0 55 47 56 9 3
2016 2 0 0 5 2 55 0 63 7 3
2017 2 0 1 5 0 61 14 83 20 3
2018 2 0 2 5 0 67 6 107 24 3
2019 2 0 2 5 0 84 17 137 30 5
2020 3 1 2 7 2 87 3 150 13 8
资料来源:瓯海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
保险业平稳发展,经济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发挥。2020年全区共有7个保险机构,比2015年增加2个。2020年的保费收入是33.88亿元,比2015年的16.65亿元上涨了103.0%。保费支出是9.26亿元,比2015年的5.4亿元上涨71.5%。2020年的保险深度是4.83%,比2015年的3.69%上涨31.0%。保险密度是7236元/人,比2015年的3864元/人上涨87.0%,服务民生功能显著增强。
2.金融改革不断创新
2015年实施“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改革模式,运行五年的成果非常显著。2019年7月被省委改革办纳入“两个健康”省级推广事项,全省仅4例。同年12月,省委改革办和省金融监管局高度认可,将模式和经验刊发于《领跑者》,获高兴夫副省长批示肯定,纳入“一批需要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清单”。截至2020年,累计发放28111户,金额139.48亿元,不良率仅0.41%。
2019年全省首创“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模式,10月被列入全省“三服务”十大典型案例。2020年11月,改革模式获朱从玖副省长、姚高员市长和殷志军副市长批示肯定,被市委改革办刊发于《探路者》。截至2020年,小微企业授托数量511户,贷款金额7.18亿元,授信13.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