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淮北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12月

  目 录

  一、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1

  (一)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1

  (二)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5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规划目标 11

  三、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3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3

  (二)深化能源结构调整 14

  (三)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15

  (四)推进农业投入结构调整 16

  (五)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17

  四、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18

  (一)深入推进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18

  (二)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21

  (三)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2

  (四)营造宁静生活环境 33

  (五)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34

  (六)筑牢生态安全格局 37

  (七)严防生态环境风险 39

  五、联防联控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45

  (一)牢固树立长三角一体化意识 45

  (二)融入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 45

  (三)健全区域环境保护协作机制 46

  六、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6

  (一)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46

  (二)夯实生态环境保护支撑 49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3

  (一)加强组织实施 53

  (二)实施重点工程 54

  (三)增强资金保障 54

  (四)加强评估考核 54

  (五)推动全民共治 5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淮北、实力淮北、美丽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的关键五年。为切实做好淮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根据国家和安徽省有关规划计划、《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一)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十三五”期间,淮北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能力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更加浓厚。

  1.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109万吨,出清“僵尸企业”107家。以创新统领发展全局、促进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4.7%,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2.5%,获批2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陶铝新材料创新领跑成果获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服务业快速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累计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9个、示范园区2个、综合改革试点区2个。强力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

  2.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淮北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59微克/立方米下降18.6%。沱河、浍河、澥河和濉河四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考核的IV类水质目标,优良(III类及以上)比例首次达到5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及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22.66%、23.95%、12.21%、20.59%,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生态环境总体安全。

  3.生态保护与修复扎实推进。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初步将1.23%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林业生态和产业健康发展,拉动森林覆盖率上升至22%。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治理修复采煤沉陷区19.8万亩。创新推广“七步造林法”,20多万亩石质荒山染绿天际,获全省唯一“石质山造林突出贡献奖”,治理经验全国推广。南湖、绿金湖等滨湖公园串珠成链,相山、龙脊山等森林公园处处皆景,打造出“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景象。先后获评中华环境优秀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4.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紧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实行清单化调度,积极整改销号。做好环境矛盾纠纷化解,推进环境信访问题法定途径分类处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严执法、优服务,开展“零点行动”常态化,做到“三不两直”。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环境监管。扎实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散乱污”环境违法行为。坚持市县(区)联动、线上线下同向发力,着力解决监督盲区、监督“最后一千米”、网格全覆盖问题。开展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排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实行应急预案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开展“全员、全年、全过程”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风险预防、预警、应急、响应防范体系,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5.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升。省级开发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建有5000吨/日以上规模污水处理厂7座,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水厂3座,再生利用处理能力16.5万吨/日,累计建成污水管网约466千米,污水泵站23座,完成排水管网排查800.43千米,全线清理疏通污水管网。16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部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实现餐饮油烟排放在线监测。全域共布设34套空气标准站、236套空气微观站、1000套OBD监控系统、1套VOCs自动监测系统,引入50套移动车载监测设备、15套黑烟车抓拍系统、4套定点和1套走航激光雷达监测设备,建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大气网格化精细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大气精细网格化管控。新建14座地表水水质自动站,主要河流水质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预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卫生填埋场建成运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得到妥善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总核准经营规模10.78万吨/年;统一规划设置47个医疗废物暂存点,医疗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置,安全处置率10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