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龙游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三)着力打造“两江走廊”

  主动衔接国家、省市重大规划,聚焦衢江、灵山江“两江走廊”,着力构建“两江化一龙”诗画风光带。“两江走廊”区域涉及12个乡镇76个村,覆盖348平方公里面积和全县60%人口。以超级版美丽乡村大花园士元实验区为龙头,六春湖景区为龙尾,沿线串联红木小镇、龙游石窟、花海姑蔑城、世界灌溉遗产姜席堰、龙山运动小镇、溪口乡村版未来社区为龙身,是龙游乡村振兴的核心区、示范带。以衢江、灵山江“两江化一龙”为抓手,以打造产业兴旺生机勃勃的“活力”走廊、生态宜居风光秀丽的“美丽”走廊、乡风文明形神兼备的“有礼”走廊、治理有效平安稳定的“和谐”走廊、生活富裕人气旺盛的“幸福”走廊为目标,深挖沿线特色资源,将“两江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作为全县乡村振兴主平台、主战场,推动产城人景文一体发展,全面彰显生产生活生态、宜居宜业宜人、创新创业创造的美好图景,全力打造“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的重要节点,钱塘江“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的璀璨明珠。到2025年,“两江走廊”诗画风光带全面建成,形成“风光带+样板区+特色点+乡村群”的空间格局,基本建成集有机农业、康养运动、休闲旅游和文化化验于一体的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提供示范样板。

  (四)美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

  以“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为目标,以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3A景区村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等各类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着眼全域美丽,扩面和提质并举,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扩面,就是要结合当地传统文化、自然资源、地域特色、产业基础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扩大美丽乡村建设覆盖范围。

  提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以全域景区化为目标,整合美丽村落的生态、产业、人文等资源和禀赋,打造形成一批不同类型的景区村庄。到2025年,力争A级景区村全覆盖,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30个以上,3A景区村庄40个以上;所有建制村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2/3以上建制村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加快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提升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水平。

  (五)提升打造美丽乡村风景带

  根据道路交通、山脉走势、溪流集水区及其流向、村庄分布、人文古迹、景区景点以及农业园区等各方面因素,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强村富民”的总体要求,充分整合已建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文明示范带等,丰富提升其文化内涵和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风景带。以“江南秘境、龙游天下”为主题,完善服务场景、丰富消费业态、强化智能管理,以点穿线、连线成面,在全县打造古县新城廊道环、衢江风光休闲线、十里荷花观光线、历史文化古村线、灵山江休闲运动线、竹海风情生态线“一环五线”共6条的美丽乡村风景带,形成“一环五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丽龙游”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到2025年,全县创成6条省级美丽乡村风景带。鼓励各乡镇和街道因地制宜,独立或联合建设一批乡镇级美丽乡村风景带。开发利用AI等数字技术,在数字云端呈现风景带的质感和神采。

  (六)加快推进未来乡村建设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新时代美丽乡村为基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以“五化十场景”为导向,建成一批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龙游韵味的未来乡村。梯度推进试点创建工作,以溪口未来乡村为样板,强化示范引领,按照“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创建思路,同步推进浦山村、士元实验区、团石村等一批未来乡村建设,并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启动试点建设。推动政策、资源、要素向试点地区适当倾斜,确保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十四五”期间,每年争取1-3个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到2022年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和重大成果,到2025年力争全县建成未来乡村10个以上,为全省未来乡村试点建设提供“龙游样板”,为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行探路。

  专栏5 未来乡村建设要求

  美丽乡村。生态指标明显提升,全域地表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

  数字乡村。宽带入户率90%以上,接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掌上办”。

  共富乡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农创客入驻比例、青壮年劳动力净流入不断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当地城镇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以内。

  人文乡村。树立乡村新文明新风尚,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新型邻里交往空间。加强老祠堂等历史建筑保护,挖掘乡村优秀民俗、农耕、祖训家规等文化资源,传承乡村记忆,挖掘乡村特有风貌和田园风光。

  善治乡村。强化党建引领,推行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达到省级善治示范村标准,常住居民对村党组织调查满意度90%以上,矛盾纠纷化解率98%以上。

  (七)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大力推动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推进以农村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统筹河道景观建设和防洪排涝,对流经城镇、景区的河道堤岸进行自然生态化景观改造。构建水源稳定的饮水、灌溉、生态供水一体化体系。构建“三江两片多库并举”防洪减灾体系,综合治理衢江、灵山江两大流域,防治塔石溪流域洪水灾害,改造各类水库,提升生态堰坝。开展龙游中部河湖库水系连通和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改善河道湖泊生态环境等功能。构建“一核两翼”水文化景观体系,打造塔石溪、模环溪、士元溪美丽河流,积极创建衢江、灵山江国家水利风景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山区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巩固五水共治成果,全面深化“河长制”,加强农村小微水体治理。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让全县居民真正喝上好水。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突出节假日、旅游旺季等重点时段、关键节点,加强乡村交通拥堵治理,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继续推进绿道网建设。到2025年底,全县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5%以上。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基地道路建设项目,新建机耕路200公里、生产作业道路420公里。

  推进电力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城乡电力均等化进程,持续增强供电能力。有序推进乡村路灯建设,以太阳能路灯、电灯、风能路灯等多种照明形式互为补充,提升农村亮化水平。

  推进农民集聚安居。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5+5”农民集聚安居工程,“十四五”期间异地搬迁集聚3.5万人以上。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治理改造,统筹农房拆后利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