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扬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扬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产业科创名城,赋能将“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根据《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科学研判扬州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扬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地将创新贯穿于“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的全过程,先后出台了《加快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措施》《扬州市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深入实施“兴城先兴人”战略着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工作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措施,聚力科技创新作出了系统部署,科技创新规划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科技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力显著增强,为“十四五”时期推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城市创新能力有效增强。先后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9项、省科学技术奖108项。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5年的59.9%提升至2020年的65.3%,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5年的105.45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29.13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1件提升至2020年的18.6件,2020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和市本级财政科技经费均为2015年的4倍以上,高新区“双创”升级、科技孵化器建设、知识产权创造等多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显著表彰激励。扬州在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列第34位,在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中创新生态指数列第11位,在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中列第39位。

  五年来,产业科创动能显著提升。围绕汽车、机械等10个基础好、规模大、上下游技术相对完整的主导产业及航空等未来有潜力成为发展优势的新兴产业,引进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工程中心、中汽研扬州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机电所精密成形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产业科创平台,滚动实施100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85项,47个项目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近5亿元,省级农业科技项目立项数连续多年全省第1,有力支撑产业“调高调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44.5%提升至2020年的48.1%。

  五年来,科技企业梯队持续壮大。累计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9家,12家科技型企业成功挂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627家,比2015年增长了154.2%,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200家,基本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创新企业梯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9%,比2015年提升了0.98个百分点;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达957家,比2015年增长了87.6%;新布局14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亚威、丰尚先后创成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

  五年来,科创园区载体加快建设。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以同批次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验收。扬州高新区在全国、全省的综合排名分别较“十二五”末提升了22位、9位,并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双创升级特色载体;杭集、高邮、江都先后创成省级高新区;省级科技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双双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全市累计建成科技产业综合体49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4900家,集聚创新创业人才4.4万名,2020年开票销售超400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3、6.6、4.3、8倍。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3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68家,其中国家级14家;列入省级众创社区试点10家。

  五年来,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深化。深入实施“科教合作新长征”和“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开展招才引智、技术对接、产学研合作,吸引优质创新资源在扬汇聚。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南京分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扬州大学启动新一轮市校合作,创成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共建9个高水平科创平台。深化与德国、以色列、芬兰、英国、瑞士、白俄罗斯等国的科技创新合作,在扬州创新中心布局4个国际孵化平台,与先正达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研发和产业化合作。全市累计有2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扬创新创业,省级以上“科技副总”、外专引智等项目立项数居全省前列,江苏省政府友谊奖实现零的突破。

  五年来,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在全省各地级市率先探索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打造立足扬州、引领江苏、辐射区域的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区,引进先临三维、瑞丰信息、博士科技等专业服务机构,引领带动全市17家列统新型研发机构和36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涵盖研发设计、3D打印、工业互联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在内的高端科技服务体系,扬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扬州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综合排名连续四年居全省各地区分中心第1。全市科技服务业收入从2015年的172亿元增至2020年的39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5年的21.7亿元增至2020年的128.9亿元。

  五年来,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累计落实各类科技创新税收优惠5778户次,共减免税金72.83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税和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分别达26.58亿元和43.37亿元。聚焦发明专利创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合同交易、企业研发投入、重大创新项目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提升和创新券引导等方面持续强化政策支持。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累计帮助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近30亿元。组织开展科创名城先进个人及单位评选,连续多年承办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中国创新挑战赛、瘦西湖创客周、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擦亮“宜创扬州”品牌。

  五年来,科学普及工作稳步推进。持续优化科普公共服务供给,建成扬州科技馆等优质科普服务机构,每年接待超100万人次。积极推动市级学会及县镇科协建设,推动20个市级学会承接政府职能,实现高职院校科协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设“学会专家工作站”。深入开展“院士专家扬州行”,建成40家市级院士工作站,8家获评中国科协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聚焦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扎实推进科学素质行动,每年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承办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活动,在全省率先建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名师工作室、机器人名师工作室。承办各类科普活动和学术论坛,联合科技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药学会等,承办科普微视频展演活动、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生物医药论坛等重大活动。全社会崇尚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公民整体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全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所占比例从2015年的8.2%提升至2020年的12.7%。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