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会公众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是诸暨市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旅游业等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公众对气象产品的需求更趋精细化、多样化,对提升安全气象整体智治能力,提升生产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民生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生态气象科技支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动力,由此带来气象与数字化相互融合、气象服务理念、模式和技术方法的持续变革,建设未来社区(气象客厅)、交通感知系统等工作成为未来五年气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诸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弱项。对照政府发展需求和自身现状,对标省内先进县(市、区)发展水平和自身目标,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有待提升。气象监测网覆盖不均匀、要素不齐全,部分区域气象站设备老化,局本级办公、影视等设备服役近10年。现有713天气雷达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相控阵雷达网建设尚未启动,强对流天气早期识别能力不强,预警时效偏短。垂直方向的气象观测能力严重不足,缺少立体气象探测设备,致灾天气的云物理化学影响认知不够深入。
2.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有待加强。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未开展盘点清查,气象风险前期识别机制缺少理论依据。气象信息化服务水平与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求仍有差距,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应急机制尚不健全,以智能网格预报为核心的气象预报业务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智能“秒叫应”机制和责任的有待进一步完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手不足,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在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源地示范效应发挥不够明显。
3.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气象与交通运输、市政、航运等行业融入度不够,能见度、积水(雪)、结冰等交通智能识别预警系统尚未建立。围绕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香榧国家森林公园、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还存在气象服务薄弱环节,人影火箭弹作业、烟炉作业尚未形成协同作业机制。围绕地方乡村振兴建设,气象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生产功能区等建设融入度不够。
4.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升级改造。随着浦阳江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功能定位的调整,通过局校合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鉴于诸暨全市缺少专业性的气象(应急)科普基地,“全民科普、科学防灾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气象预报预警平台和气象影视平台设施老化,故障频发,受限于硬件设施和直播平台,气象主播直播带货促农惠农成效拓展不够深入。
5.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的机制还未完全形成,核心业务科技水平与周边县(市)领先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科技成果缺乏总结和凝练。基层人才队伍综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人才梯队尚未建立。
6.气象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气象社会治理和综合发展体制机制还需与时俱进、更新优化。全面从严治党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服务中心、服务群众中的作用还缺乏有效载体,缺少与日常业务服务工作更多的结合,现代气象治理数字化转型改革任务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期间,诸暨气象事业发展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提出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贯彻落实诸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气象局各项决策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理清“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思路, 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为抓手,全面推进诸暨气象事业发展,为建设“重要窗口”展现“诸暨风采”贡献气象力量。
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现代城市体系、重塑城市文化体系、优化自然生态体系“四个体系”建设战略重点,以推动诸暨“高水平推进气象现代化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县级气象现代化为目标,将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核心技术突破等作为攻坚任务。
(二)基本原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五大原则。“十四五”时期必须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引领。牢牢把握党的全面领导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促改革的领导作用,从党和国家发展进步、民生保障和改善、防灾减灾救灾的要求与需求出发,谋划气象事业的发展,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确保气象现代化、气象改革和气象法治建设遵循正确的方向前行。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以民生为中心,强化防线责任。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宗旨,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总体要求,充分贯彻落实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和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建设,切实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和为民办实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确立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和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协同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作用;加快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结构性改革,全面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发展。
4.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先行意识。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对标省内县局一流水平,瞄准气象事业发展新趋势和前沿,着力解决现阶段存在的突出短板问题,增强先行意识,敢与强者拼、敢与高者攀、敢与快者竞,迈出新步子,要担起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政治责任,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系统目标,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