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临平街道 16.06 13.7% 8.46 17.1% 2.45 2.5%

  南苑街道 20.06 17.1% 9.46 8.7% 15.80 16.1%

  东湖街道 7.91 6.7% 4.82 7.8% 20.57 21.0%

  星桥街道 10.68 9.1% 4.30 11.3% 8.66 8.9%

  乔司街道 22.44 19.1% 6.25 9.8% 26.72 27.3%

  运河街道 8.95 7.6% 5.46 10.9% 4.55 4.7%

  崇贤街道 15.16 12.9% 6.06 19.2% 14.10 14.4%

  塘栖镇 16.32 13.9% 10.67 15.2% 5.03 5.1%

  (二) 存在问题

  1.人口学历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有待提升。GDP排名位列杭州13个区县(市)第9位,人才规模和经济发展与全市第4大人口集聚区的地位不匹配,表明我区人才红利较低,对经济社会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待提升。近年来临平区人才政策不断加码,人才引进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和滨江、西湖、拱墅、钱塘等城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每10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1.92万人,在全市仅排名第8,仅为排名第一的滨江区的36.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低于杭州市平均水平21.9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比例低于杭州市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图3:各区县市每10万常住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 单位:万人

  2.职住分离现象突出,产城融合有待深化。全区高能级产业平台较少,创新载体缺乏,除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无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大型产业平台,新型产业平台也较为缺乏,造成就业岗位尤其是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较为缺乏。近年来,受全区土地出让量大、新开楼盘较多、房价洼地、地铁通勤便利等客观因素影响,前来我区购房置业的人口持续增多。全区九成镇街内居住人口高于工作人口,职住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根据移动信号大数据分析显示,目前临平区夜间人口高于白天驻留人口约8.5万人,其中崇贤街道、乔司街道、星桥街道居住人口大大高于工作人口,区内岗位供给与居住人口的就业需求不匹配,大量人口居住在临平区地铁、高架沿线,工作在余杭区、拱墅区、上城区等地。

  表3.临平区移动大数据人口分析 单位:万人

  街道名称 白天驻留人数 夜间驻留人数 白天驻留人数/

  夜间驻留人数 夜间与白天驻留

  人数缺口

  运河街道 5.0 5.9 85.9% 0.83

  星桥街道 6.2 8.0 77.4% 1.81

  塘栖镇 7.3 8.0 91.8% 0.66

  乔司街道 17.6 19.1 92.5% 1.42

  南苑街道 15.6 16.3 96.2% 0.62

  临平街道 7.1 7.4 95.7% 0.32

  东湖街道 17.3 17.1 101.3% -0.22

  崇贤街道 8.8 11.8 74.2% 3.06

  总计 85.0 93.5 90.9% 8.49

  3.公共服务配套压力大,优质资源有待导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需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生育政策的放开以及净流入人口中随迁子女的快速增长造成学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学校配建压力依然存在。人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其他城区相比差距较大,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82人,于杭州市平均水平相差1.91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4.31张,与杭州市平均水平相差3.79张,目前我区为杭州市10城区中唯一没有三甲医院的城区。

  (三) 发展态势

  1.人口发展进入规模扩张、能级提升阶段。“十四五”时期,综合考虑重大创新、产业平台布局及人口流向特征等因素,人口流入将以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人口规模占全市比重位居各区县市前列,人口吸引力提升,高素质人口将呈现加速集聚态势。全区人口总量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低、中、高方案,常住人口总量分别达到130.5万人、132.7万人、138.5万人,户籍人口总量分别达到59.5万人、60.2万人、62.2万人。以中方案为准,从常住人口来看,预计从2020年117.58万人增长到2025年132.7万人左右,年均增速在2.5%左右。从户籍人口来看,预计从2020年55.5万人增长到2025年60.2万人,年均增速在1.6%左右。

  表4:临平区2025年人口预测表

  年份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常住 户籍 常住 户籍 常住 户籍

  2021 120.2 56.3 120.6 56.4 121.8 56.7

  2022 123.1 57.0 123.8 57.4 126.0 58.1

  2023 126.1 57.8 127.1 58.4 130.1 59.4

  2024 128.4 58.7 129.8 59.4 134.3 60.8

  2025 130.5 59.5 132.7 60.2 138.5 62.2

  注:高中低方案相关数据根据杭州市人口发展规划“十四五”目标高中低方案根据比例类比法测算。

  2.人口素质结构与产业发展将保持同步优化。“十四五”时期,临平区重点打造“三高地”,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构建“3+1+X”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八百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五百亿级时尚产业集群,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谋划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物联、第三代半导体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临平新城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迭代升级,将加速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全区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预计到2025年,高学历素质劳动力将进一步集聚,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将进一步提高,高学历素质人口将不断向主导产业从业集中,人口质量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将不断提升。

  3.福利型人口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将持续存在。“十四五”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向福利型扩张。2020-2025年,从常住人口来看,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预计从74.8%降至72%,劳动年龄人口总量逐年扩大的同时占比缓慢下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从2020年11.7%提升至2025年18%,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显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仍处于入学高峰阶段,每年幼升小学龄人口将分别达到1.25万、1.10万、1.32万、1.41万、1.24万人,基于“一老一小”福利型人口规模和比重逐步加大的预期,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配套压力有增无减。

  图4:临平区人口年龄结构人群变化图

  二、总体思路

  (一)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赋予的“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战略定位,以共同富裕示范样板为牵引,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以构筑人才高地和提升人口素质增强人力资本动能,以完善生育政策和公共服务优化增进全人群发展福祉,以数字化改革为人口服务提质增效,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临平区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临平风采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